[发明专利]热交换器的全自动排气方法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6198930.0 | 申请日: | 199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204395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06 |
发明(设计)人: | 海因茨·希林;米凯尔·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因茨·希林两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7/00 | 分类号: | F28F27/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维玉 |
地址: | 联邦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全自动 排气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一种设备和使用该设备情况下的一种方法。
为了给液体流通构件排气并因此使高功率热交换器运行安全,特别是在逆流管情况下,至今使用交叉错接(作为可排气的流体通道)或根据德国专利DE 33 25 230安装单独的闭塞机构。
所有已知的结构,凡是它们的流体通道是自动进行排气,并因此运行可靠的,都具有下述缺点:只能有条件的达到纯逆流运行并由此,尽管表面相同,只能得到很小的回热数值。
实施德国专利DE 33 25 230和欧洲EP 0177751具有以下缺点:为了必要时进行排气,必须装配单独的闭塞机构,这提高了制造、安装、运行和操作费用。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使热交换器的液流构件的布置、几何尺寸和运行状况相互协调一致,以实现液流构件的全自动排气并因此保证运行安全。此外应降低制造、安装、运行和操作费用。
按照本发明这个任务是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得到解决的。
因此在高的运行可靠性情况下保证了全自动排气。制造、安装、运行和操作的费用是特别地少。
有利的实施方案陈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较详细的叙述。
为了例如使德国专利DE 33 25 230中具有30列管列和30段各为30mm相应垂直间距的热交换器安全地运行,则液流构件的内径和长度,即这里的管道,必须如此设计,使流体的压力损失大于30垂直间距×30mm水柱,即相当大于900mm水柱。
通过流体技术测量可测出液流构件的一个特定系数,在此特定系数时可排出可能存在的气垫,这种气垫不会仅仅基于流体的压力损失而自己缩小。
假如由于管子内径太大而达不到900mm水柱,则可例如暂时提高液体物料流量,以使通过更高的流速产生更高的流体压差。对此必要时必须设计出相应的泵或用变频器使电动泵短时地以较高的功率运行。或将循环系统的局部范围与一个旁路开关短接,以使泵功率只对要排气的热交换器起作用。有利的方法是,集中供暖技术/建筑物供暖技术包括一个控制程序部分,它断续地接通这种液流。
使热交换器运行安全的装置具有多个平行的液流构件,用来在液体和液体/气体介质之间传热。为使具有垂直间距的液流构件全自动排气,特别是在以逆流为条件的液压错接情况下,在维持方法所限定的液体物料流量时,为了系数优选≥1.0,选择流体压差大于由通过垂直间距产生的每条通路的气柱/液柱构成的静压总和。为传热设计的流体通道是同时这样确定尺寸和构成的,使每一液流构件形成上述必需的流体压差。
此必要的流体压差也可通过暂时地提高液体物料流量达到,以便排除或许已聚集的气垫。此时相应地确定了设备构件例如泵、旁路开关和控制装置的尺寸和设计。
通过对液流构件的流体技术测量,在考虑了所有必要时附加的影响因素例如表面粘滞性,粘度等测出该系数≥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因茨·希林两合有限公司,未经海因茨·希林两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89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卫星直接无线电广播系统
- 下一篇:用于冷却电子元件的液体冷却散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