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铸结晶器无效
申请号: | 96199439.8 | 申请日: | 1996-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206362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7 |
发明(设计)人: | 弗里茨-彼得·普勒施乌塔施尼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内斯曼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4 | 分类号: | B22D1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征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晶器 | ||
1.用于浇铸薄扁坯的连铸结晶器,它有长形的内横截面、有冷却式的结晶器壁和有一个通过至少一个插入熔体的浸入式注口的熔体输入装置,其特征为:至少在形成模内金属液面的高度上和至少沿浸入式注口部分插入深度,间隙宽度ST1和Sl1/2之比以及结晶器壁(1、2)冷却功率LT1和Ll1之比适用于下式:
〔ST1/(Sl1/2)〕/〔LT1/Ll1〕>1,其中ST1是在直接围绕插入的浸入式注口(4)的区域内由浸入式注口(4)的外表面(6)和直接相邻对置的结晶器壁(1)的内表面(5)构成的间隙(7)的间隙宽度,而Sl1/2是在结晶器壁(1)的内表面(8)互相直接相邻对置的区域内由内表面(8)构成的间隙(9)的二分之一间隙宽度,以及,LT1和Ll1是构成相应的间隙或间隙部分的结晶器壁(1、2)区域的冷却功率。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结晶器,其特征为:对于浸入式注口的整个插入深度,间隙宽度ST1和Sl1/2之比以及相应的结晶器壁(1、2)区域的冷却功率LT1和Ll1之比适用于下式:
〔ST1/(Sl1/2)〕/〔LT1/Ll1〕=1.05-1.30。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结晶器,其特征为:在整个结晶器壁(1、2)冷却功率均匀的情况下间隙宽度ST1和Sl1/2之比为
〔ST1/(Sl1/2)〕>1。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结晶器,其特征为:在整个结晶器壁(1、2)冷却功率均匀的情况下间隙宽度ST1和Sl1/2之比为
〔ST1/(Sl1/2)〕=1.05-1.30。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连铸结晶器,其特征为:浸入式注口(4)至少在出口区有长形的横截面。
6.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连铸结晶器,其特征为:浸入式注口(4)有基本上三角形的横截面。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铸结晶器,其特征为:在窄侧(2)的所在区各设一个浸入式注口(4)。
8.按照上述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连铸结晶器,其特征为:结晶器壁(1、2)设有冷却元件(3),它们与规定的冷却功率相匹配地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内斯曼股份公司,未经曼内斯曼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94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