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化油器的冷车自动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00811.7 | 申请日: | 1996-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256039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11 |
发明(设计)人: | 江全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全金 |
主分类号: | F02M19/00 | 分类号: | F02M19/00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油器 自动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油器的冷车自动控制装置。
一般化油器1(请参阅图1、2所示)为达到控制冷车油温的功能,于油室11、进气口12及出气口13之间设置冷车自动控制装置2,此冷车自动控制装置2由控制器21、控制器插固座22及插固座连结面23构成;其中,插固座连结面23成型于化油器主体14的侧面,于插固座连结面23表缘凹设一封环容槽231,可供留有三个通孔的油封环232嵌入,且封环容槽231底面对应油封环232的三个通孔的位置(如图2所示)分别开设入油孔233、进气孔234及出气孔235,该入油孔233与来自油室11的入油道111贯通,而油室11内部的油料则由入油管110引进,且进气孔234与来自进气口12的进气道121导通,该出气孔235与连贯出气口13的出气道131导通,另于插固座连结面23上下端分别开设有螺纹孔230,二螺纹孔230可供控制器插固座22以侧平面221贴合插固座连结面23时,以定位元件239穿贯连结定位,于控制器插固座22的侧平面221对应封环容槽231底面入油孔233、进气孔234及出气孔235的位置,分别设有一油孔2211及二气孔2212、2213,该油孔2211及气孔2212、2213皆与中心贯设的感温孔222连贯,当控制器21底端全部进入插固座22上段内部时,控制器21的底端的感温杆211可达到感测油温的功能,进而产生冷车自动控制的作用;另外该出气口13的末端可连结出气套管132,此出气套管132可使导气管133与高速刹车装置15连结导通。
然而上述习用化油器1的冷车自动控制装置2,于使用实施时仍见下例缺失极待改善:
1、习用化油器1的冷车自动控制装置2,其控制器21间接感测经由插固座22转介传来的油温,以感测到化油器主体14内部的油液温度,进而产生冷车自动控制的功能,其插固座22的设立显见构成组件繁复多余及徒增制造成本,甚且常有油封环232加工不良的缺失。
2、习用化油器1的冷车自动控制装置2,其插固座22配合具有三通孔的油封环232嵌套,再以二定位元件239螺合,以使插固座22贴合连结于插固座连结面23外侧,该插固座22的组合流程复杂费时,不符合产业利用性且生产效率低落。
3、习用化油器1的出气口13与高速刹车装置15之间经由导气管133居间导通,而导气管133的设立呈外连突设的方式,针对化油器主体14而言,不仅有浪费组件成本的缺失,且有整体突冗不美观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控制器的插固座直接成型于化油器主体上的化油器的冷车自动控制装置,其插固座以一体直接成型的设立,可使控制器的感温控制更为准确实用,且达到锐减连结组件、缩短组合流程及降低制造成本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出气口及高速刹车装置采用隐藏式汇流一起的化油器的冷车自动控制装置,其利用化油器主体内部出气口与高速刹车装置间的实体空隙,采取斜向开设导气孔,此导气孔可改善习用品以导气管连结而呈现管路外露、装配不美观及浪费零组件的缺失。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化油器的冷车自动控制装置,其中:该冷车自动控制装置由一体成型于化油器主体表缘的插固座与控制器组成,于化油器主体且插固座的二侧及下方分别设以进气口、出气口及油室;该插固座的中心内部贯设有一油液感温孔,且插固座的上段可供控制器的下端连同感温杆插入;该进气口的内壁对应感温孔上段的位置斜向开设一进气道,且出气口的内壁对应进气道的末端位置斜开设一出气道,该油室对应感温孔采用垂直方向开设一入油道;又于出气口内壁的出气道另一侧对应高速刹车装置的突缘亦斜开设一导气孔,该导气孔可与突缘内设的贯孔连通,且贯孔与高速刹车装置的内部气流导通;由上述构造组成,可达到连结组件锐减、降低制造成本、减化装配流程及增进油温控制准确性的功效。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内容,以一可行实施例配合附图叙述说明如下:
图1为习用化油器冷车自动控制装置的组件装配示意图;
图2为习用化油器冷车自动控制装置的连结面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化油器冷车自动控制装置的控制器插固示意图;
图4为图3中Z向视图;
图5为图3中Y向视图;
图6为图3中x向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全金,未经江全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08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