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96201195.9 | 申请日: | 1996-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256169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11 |
发明(设计)人: | 赖清河;林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由推动件控制电连接器盖体相对于基座平移运动,使插接的电脑CPU在零插入力下导接的电连接器。
当今电脑信息业突飞猛进,电脑产品及其外部相关产品竞争非常激烈,作为电脑中枢的电脑CPU也随新材料与新技术不断地开发,对新技术的要求更为严格和苛刻,如执行速度要快、功能要完善,体积要轻薄短小等,从早期286电脑CPU到今天586或更高级的电脑CPU,都可以看出电脑CPU发展空间是无止境的,电脑界不断地奋斗探索。由于电脑CPU不断升级,电脑CPU本身的同一面积的插脚数也由早期100多针(PIN)增加至目前300针以上,不但对制造精密度要求提高,且其与电连接器的插接更为困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电脑CPU的这些插脚省力、有效且正确地插在电连接器上,使电脑CPU的这些导电端子与电连接器实现稳定的电性接触,已成为如今电连接器技术的一大课题。目前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有效、省力地用于电脑CPU插接的零插入力电连接器,其使用上有一定效果,然而,由于其本身组件相互间结构强度的限制致使其嵌合不很稳固,因此,一旦进行高针数平移插入,就很容易造成插接上不确实,而导致影响实际电讯号导通,会出现瞬间断电故障。并且,因其结构强度不够,如提供平移动作控制组件设置在基座容室中,平移动作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强大转动反作用力使该基座容室破损。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插接电脑CPU的电连接器,其组件间嵌合更为稳固,在插接过程中,组件相互间位移不会造成过量位移,确保稳固确实地插接在电脑CPU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它包括一基座,其上设有数个插槽,至少一插槽内设有导电端子,这些导电端子插脚探出于基座底部与电路板作电性连接;一盖体,罩设在基座上方,其对应于该插槽位置,至少设有一贯通的插孔;一推动件,具有铰接边与自由边,其铰接边为具有凸轮的轴体,铰接在基座与盖体之间,其自由边与铰接边呈一定角度关系,轴体沿基座与盖体一边旋转,该基座与盖体于旋转操作中平移;一推动件容室,其沿基座一侧边向下凹设地容纳推动件的铰接边,该容室远离推动件自由边的一端具有一个端壁,连接于容室的两侧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优点在于,其组件为强化结构设计,嵌合稳固,导通切实,组装质量可靠,延长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立体分解图,其仅示出数个基座插槽与盖体的插孔,以及一个导电端子;
图2为图1中电连接器立体组合图,其推动件为未下压状态;
图3为图2中电连接器推动件下压状态立体图;
图4A、4B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基座与盖体局部剖视图,示出该固持机构平移操作的状态。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一基座1、一盖体2、一推动件3及一固持机构4,以及一定位机构5。其中,该基座1上设有数个插槽11,尽管图1仅示出数个,实际上其以一定的格式布满整个基座,每一插槽11内设有导电端子12(图1仅示出一个),这些导电端子12组装在插槽11后其插脚120探出于基座1的底部10外,以与电路板对接。另外,基座1一侧设有U型轴杆容室13,以供该推动件3铰接容置,该U型轴杆容室13一端130为封闭端设置,可强化整个U型轴杆容室13的结构,实际使用时足以抵抗推动件3转动所造成的强大反作用力,该容室13内还按推动件3的形状相对应设置;再有,基座1紧邻容室13的侧面设有数个限位凸体14,限制推动件3不能继续向下位移,其长轴两侧边设扣合体15,可与盖体2扣接。该盖体2罩在基座1上方,其大小约略大于基座1的尺寸,其对应于基座1的一些插槽11设有贯穿插孔20,供电脑CPU的插脚插置,其对应基座1的轴杆容室13一侧,同样设有U型轴杆容室21,恰好与基座1的轴杆容室13拼合成一完整半开放区域,另外,其侧边设有一斜凸体22,可使该推动件3下压后卡定于其上。该推动件3具有铰接边30与自由边31,其中铰接边30为具有特定曲面的凸轮轴体,铰接在基座1与盖体2侧边轴杆容室13与21间,其设置凸轮面可形成水平作用力,其自由边31与铰接边30呈九十度(两者概为一L型体),其可沿基座1与盖体2侧边旋转,在旋转中带动推动件的铰接边30转动,使该盖体2相对于基座1作平移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11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