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升降机无效
申请号: | 96201727.2 | 申请日: | 199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237034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09 |
发明(设计)人: | 林清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清标 |
主分类号: | B66F7/26 | 分类号: | B66F7/2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畹华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芦洲***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结构 升降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提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升降机。
传统的升降机大致分为固定式与可移动式两种,固定式升降机大都安装在修车厂内,待检修车辆移动至升降机上正确的位置,才能将车体推举起来,因此有占用固定空间与机动性差的缺点,可移动式的升降机不使用时,可将其收藏,或随时将其推送至待检修的车辆底部,将车体推举向上,有机动性较佳、不受空间限制的优点,但可移动式升降机,是通过压缸推举可支撑车体的支架,升降机整体需占用一相当的面积,不使用时,也需要一个相当大的空间来收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升降机,机体可弯折成一小体积,便于移动和收藏,支撑架上设可收折的侧架装置以增加支撑面积,提高升降机体的支撑强度与稳定性,调节机体侧架上支撑用承垫的位置及数量,使同一升降机能使用于不同的车种,且使用安全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升降机,由基座、压缸、升降机架体、安全支架及泵构成,升降机架体是由两前架、两后架、两上横架与两底横架为基础的四连杆装置构成,两上横架间固设一定位架,在上横架的前后端,分别设一侧架装置,升降机架体与基座间,由两后架与两底横架,分别以枢按轴接于基座前端的横向定位架上,形成一体互动的连接,两前架与两底横架间,用一长轴穿设,此轴上设握把,两前架的另一端略设一弯弧段,并分别以枢接轴枢接在对应的上横架上,两上横架上的每一侧架装置,由固定于上横架上的C型座、轴、凸臂与数个承垫构成,凸臂设于C型座的开口端,并由轴穿设定位,凸臂表面设有数个槽孔,承垫插置于不同的槽孔内,形成与车体间的接触部位。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叙述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推举车体向上的使用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不使用时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升降机被收折的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的侧架装置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侧架装置的承垫剖视图
图中,10车体、11升降机、12基座、13压缸、14安全支架、15升降机架体、16泵、17勾件、18凸座、19和20前架、21和22后架、23和24上横架、25和26底横架、27和28定位架、29长轴、30握把、31枢按轴、32侧架装置、33凸臂、34C型座、35轴、36插孔、37承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清标,未经林清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17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