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串列式双腔制动总泵无效
申请号: | 96202235.7 | 申请日: | 199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24971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可银;王松兴;陈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广银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2 | 分类号: | B60T17/02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兆林,陈肇南 |
地址: | 325401 浙江省平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列 式双腔 制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动控制系统中的液压泵,特别是串列式双腔制动总泵。
以往的串列式双腔制动总泵,有出油联接螺丝、泵体、进油联接螺丝、进油座、进油管接头、防尘罩、出油管接头、堵头、放气螺钉与限位螺钉,泵体上设置两个进油管接头、进油座和进油联接螺丝,并且同侧位置,泵体内设置推杆、主活塞与右腔(F),右腔(F)之后有浮动活塞,右腔(F)上设置出油孔,浮动活塞之后有左腔(R),该腔上也设置出油孔,两个进油座上分别都设置有进油孔与补偿油孔。一般部是把两个出油孔设在泵体左右腔的下部,但由于车辆驾驶室内安装制动控制系统的各个部件位置尺寸都有限制,上述情况就对安装总泵和其他装置极为不利,维修起来也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原串列式双腔制动总泵中两出油孔的安装位置,提供新颖的串列式双腔制动总泵,减少安装尺寸,方便安装与维修。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来完成的:把总泵泵体上右腔的出油孔与左腔上的出油孔都横向设置,且同侧安装。
右腔上的出油孔又分为竖向孔与横向孔,竖向孔端部有螺钉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改变出油孔的安装位置,即把原竖向设置改为横向设置,使安装尺寸减少,便于安装与维修,而且出油管路排列整齐美观,结构紧凑,体积小,制动力大,灵敏度高。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参照图1,串列式双腔制动总泵,有出油联接螺丝(1)、泵体(2),进油联螺接丝(3)、进油座(4)、进油管接头(5)、防尘罩(6)。
参照图2,出油管接头(7)两个同侧安装。
参照图8,是串列式双腔制总泵的后视图,有出油孔堵头螺钉(8)、放气螺钉(9)与限位螺钉(10)。
参照图4,是串列式双腔制动总泵的剖视图。泵体(2)右侧伸出的是推杆(11),与其连接的是主活塞(12),其后是右腔(F),右腔(F)下部有出油孔(13),与主活塞(12)连接的有浮动活塞(14),其后是左腔(R),其端部设置有出油孔(15),横向设置,右腔(F)上的出油孔(13)也横向设置,且与左腔(R)上的出油孔(15)同侧安装。出油孔(13)分为竖向孔与横向孔,竖向孔端部有堵头螺钉(8)密封连接。在泵体(2)上部有进油孔(16)两个,补偿油孔(17)两个。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推杆(11)推动主活塞(12)向左移动,当皮圈档住补偿油孔(17)时,右腔(F)产生压力,制动液一方面由出油孔(13)经管路进入车辆后轮真空增压器,另一方面推动浮动活塞(14)左移,使左腔(R)也产生压力,制动液由出油孔(15)经管路进入车辆前轮真空增压器,这瞬间过程是同步进行的。从而经两个真空增压器增压后制动液进入前后轮制动器同时产生制动作用,形成双管路制动系统。即使有一个内腔的管路失效,另一个内腔的管路仍然可产生压力,这样总能保持一个内腔的管路正常,使汽车安全制动。本实用新型出油管路排列整齐美观,同时可分为与真空增压器配合使用时,总泵不设残留压力阀;与真空加力器配合使用时,出油口设残留压力阀两种形式。
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真空增压器之前,用于国内轻型载货车;也可安装于真空加力器之后,可获得较好的制动效果。还可用于特种专用车辆和中型客车,具有制动力大,灵敏度高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广银集团公司,未经温州广银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22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