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塞式通话器无效
申请号: | 96202388.4 | 申请日: | 1996-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2538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5-07 |
发明(设计)人: | 何景芳;刘春良;张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景芳;刘春良;张纯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塞 通话 | ||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无线电通讯用的耳塞式通话器。
目前公安、铁路等部门使用的无线通讯设备大都采用气导方式进行通话,在通话中必须手持电台或送话器,既占用双手,又不利保密,而且受环境影响大,如在嘈杂的商场内或铁路旁,很难达到理想的通话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耳塞式通话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利用耳塞机外壳的结构,在其内部装压电体和场效应三极管,并用声管导线同外部连通,压电体及场效应三极管固装在接线板上,并由固定板加以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屏蔽效果好,抗干扰能力强,使用方便,是对现有通话装置的一大改进与创新。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局部剖开)。
图2为电原理接线图。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其结构是,带屏蔽的声管导线6通过橡胶护套7同外壳体1内的场效应三极管2相接,场效应三极管2焊接固定在接线板3上,压电体5由固定板9固定在内壳体4中心,内壳体4由固定板9固定在外壳体1内耳塞圆柱体上部,声管导线6的屏蔽层接场效应三极管的源板S和压电体的一端,压电体的另一端接场效应三极管的栅极G,场效应三极管的漏极D接声管导线6的芯线(见图2所示),外壳呈耳塞形状,外壳耳塞圆柱体端有出口,用于吸取耳骨振信号和发出收听声音。为其坚固耐用,外壳内声管导线和内壳体由固线扣8固紧在一起。内部元部装好后,固定板9上部的壳体内用环氧树脂胶封固。
由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接触式抗噪声装置,其工作是拾取由头颅传递的骨导(因语言而振动的)机械振动信号,再转换成电信号,其换能元件采用双压电体,并将其成与耳道平行的结构形式,利用其压电换能效应,将其外耳道的振动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由场效应三极管放大后送出,使用时,由于是插入外耳道中的,所以对外来气导声音很不灵敏,故具有良好的抗噪作用,可大大改善通话质量,其推广应用必受用户欢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景芳;刘春良;张纯,未经何景芳;刘春良;张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23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