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夹持定位结构的避震器拆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02404.X | 申请日: | 199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277325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01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金福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夹持 定位 结构 避震器 拆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震器拆卸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夹持定位结构的改进的避震器拆卸装置。
目前在汽车维修场所看到的汽车避震器的拆卸工具如图6、7所示,它是在底座10中央垂直地焊固一具有预定高度的定位支杆20,于定位支杆20外周套合一中空的调整杆30,在调整杆30的左、右侧的上下位置上分别焊固有倒U形结合座301,倒U形结合座301底端缺口适合于按要拆卸的避震器弹簧外径适当选择的C形开口夹持爪40的组装,借助螺固元件50将夹持爪40定位在倒U形结合座301上,调节螺杆601通过调整杆30的顶端贯穿定位支杆20的内部,在调节螺杆601上端上旋入一螺帽60,借助如扳手那样的工具可在套入需拆卸的避震器时,使贯穿在定位支杆20内的调节螺杆601上升,同时使外周套合的调整杆30上移,以使避震器组下端可对应地设置在焊固在底座10两侧的浅方框70上,避震器组上段弹簧顶靠在调整杆30外侧的夹持爪40底端的凹弧槽上,接着操作者借助工具转动将调整杆段30顶端的调节螺杆601旋固的螺帽60,以使贯穿在定位支杆20内部的调节螺杆601下降,并使外周套合的调整杆30下移,以此即可将顶靠在夹持爪40底端的避震器弹簧向下压缩,此时操作者就可便利地将组装在避震器组上端的螺固元件拆卸下来,接着,将调整杆30往上回移,可使顶靠在夹持爪40底端的避震器弹簧取出。
然而,上述汽车避震器的拆卸装置在使用上存在下列弊病:
1.设置在拆卸装置底座上的避震器无法定位,因此当操作者向下压缩避震器弹簧时,因底座无稳固的定位支撑,极易造成避震器组件往外跳脱而伤及操作者身体或头部。
2.拆卸装置底座装入避震器后,由于没有平稳的支撑,操作者在拆卸避震器弹簧及上端螺固元件时,极易因底座与地面有打滑情况,造成拆卸中的弹簧突然跳脱出而发生伤及操作者的意外危险。
3.不适用于过短的避震器,因套合在定位支杆外周的调整杆在完全相互收合时,其高度为一定而无法调整,组装在调整杆上的夹持爪的升降高度亦有一定界限,因此过短的避震器就无法稳固地夹持拆卸。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具有可平稳夹持功能的定位结构的汽车避震器拆卸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避震器拆卸装置,其主要在拆卸机台底端定位夹持座上的四支撑位置上贯穿定位数根支撑杆,于所述支撑杆上段穿设并定位一顶板,在顶板上组设一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向下伸出顶板,以使伸出的活塞杆对应锁固在可稳固抵压要卸的避震器弹簧的夹持爪顶压臂上;而其特点是:拆卸机台底端定位夹座的一端向外设有V形开口,在V形开口一端突伸出一凸耳,其上设有通孔,于凸耳上对应套合并定位一螺杆,以使螺杆可内、外地活动位移,螺杆作用段则可对应螺合一具有内螺纹段的调整套筒,在调整套筒的内侧压套合一止挡环,在调整套筒外侧贯穿一旋转握杆,在定位夹持座的V形开口的另端座体上设有通孔处组设有上、下焊固为一体的挡条,并借助插销定位;
在定位夹持座的V形开口的另一对应端穿设一调整螺杆,所述调整螺杆上端为直径略小的螺纹段,所述螺纹段穿过拆卸机台中段所横设的形架体,并借螺固元件锁固,借此作为定位夹持座与可压抵避震器弹簧的两夹持爪间的伸张的微小距离调整;
同时,当竖直地设在定位夹持座四支撑位置上的支撑杆穿过顶板上的各通孔后螺设一螺帽并旋入一具有螺纹段的套筒,延伸出顶板底端的螺纹段在以另一螺帽锁固,穿经顶板的诸支撑杆可上、下活动位移,当此贯穿顶板诸支撑杆在套入预先拆卸的避震器后,即分别用弹性插销将支撑杆的长度距离定位在靠近顶板的套筒预留穿孔处。
现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其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避震器组拆卸装置的目的和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避震器拆卸装置一实施例的组装外观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避震器拆卸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实施例的避震器拆卸装置的组装侧视图;
图4是图1实施例的避震器拆卸装置的夹持座组设详图;
图5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示意地表示出图1实施例的动作。
图6是现有的避震器拆卸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现有的避震器拆卸装置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金福,未经朱金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24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