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针缠结机的水针输出装置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6203646.3 | 申请日: | 199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259417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茂中 |
主分类号: | D04H1/46 | 分类号: | D04H1/4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缠结 输出 装置 改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针缠结机的水针输出装置改良结构。
自无纺布问世以来,由于其透气性佳、吸水性良好、柔软度高、坚韧度强、易加工、易缝合、易清洗、无二次污染,而被广泛使用,如柔湿巾、面巾、擦拭布等即为大众共知的无纺布产品,除此以外,无纺布还被大量地运用在工业用品、医疗用品、农艺、服饰等方面。
无纺布既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材料,其制造的方法与装置就需不断开发改良,目前,无纺布的生产制造,程序大致如下:(请配合参阅图1)
A、棉花投入铺棉机10进行铺棉作业。
B、经铺棉作业后,继续以梳棉机20进行梳棉作业,并将棉花梳理平整,以形成布面状的棉网。
C、将已梳平的棉网继续前送,并通过第一道水针缠结机30、第二道水针缠结机31、及第三道水针缠结机32对棉网进行三段的水针缠结处理,每一段的处理均是透过三部水针输出装置W来完成(请参阅图2),该水针输出装置W以高速喷出的水构成成排且密集的水针,并由水针细而强大的喷激力量,使棉网的纤维缠结交织得非常密实,从而形成具有相当韧性的无纺布。
D、经水针缠结处理的无纺布,因含水份,故需再经液压机40的压干,同时,基于图案、花纹的要求,该无纺布需经前级印刷机50进行前段印刷,并经第一道烘干装置60烘干后,再进入后级印刷机51进行后段印刷,之后,已印刷好的无纺布,需再经第二道烘干装置61及第三道烘干装置62的烘干处理,方成为一具有预定的花纹图案的无纺布成品,并由一集收装置70卷收,供其它产业运用。
上述的水针缠结机中,无论是第一道水针缠结机30还是第二、三道水针缠结机31、32,其机架上皆固设若干部水针输出装置W,该水针输出装置W如图3所示,主要是由外壳W1、本体W2、具有输出扩口W31的压板W3及具有成排针孔W41的针板W4等所构成,请再配合图4,本体W2包括两侧可接设输水管的通水槽体W21、焊接于该通水槽体W21底部的底板W22及设于该通水槽体W2顶部的油压驱动装置,其中,通水槽体W21内壁底部设有若干成排的通水孔W211,而油压驱动装置则包括一内部设有输油孔道W241及若干活塞槽W242的长条座体W24、若干置于各活塞槽W242内的活塞W25、若干跨压于各活塞W25上的块体W26及设于该块体W26两端的连杆W27,输油孔道W241与各活塞槽W242底部均以贯穿孔连通,且各连杆W27的底端均分别连接于前述压板W3的两侧,如此,当薄且细长的针板W4插入于本体W2底板W22与压板W3的中间隙缝内后,启动油压驱动装置,油将透过输油管由泵压至输油孔道W241,使安置在各活塞槽W242内的所有活塞W25同时被来自输油孔道W241的油冲起上移,且随着各活塞W25的同时上移,跨压于各活塞W25上的所有块体W26亦同时上移,并被各活塞W25顶持着,此时,通过各连杆W27的连动,使连结于各连杆W27底端的压板W3上移,并将针板W4紧密地夹压在压板W3与本体W2所属底板W22之间,当本体W2两侧输水管送水后,水流经本体W2的通水槽体W21及其通水孔W211、针板W4的针孔W41后,由压板W3的输出扩口W31输出,由于输水管输出的水流压力一定,且针板W4上的针孔W41均相当微细,故水将以高压高流速输出,构成成排且密集的强力水针,从而对棉网进行水针缠结作业。
然而,习用水针输出装置采用油压驱动设计,在水针输出期间(即缠结作业进行时),必需保持油压驱动装置于启动状态,以确保针板W4被压板W3压住,此不但消耗电力,且结构复杂;同时,如欲提高水压以增加水针的输出力量,必需以更大的油压动力使压板W3确实压住针板W4,然而,在一般的设计上,油压驱动装置的输出有一定的额定值,因此,压板W3无法承载更高的水压,即整个水针输出装置无法长期承受高压,从而限制了水针的输出力量(缠结能力);另外,习用水针输出装置采用油压驱动设计,难免发生漏油现象,结果将沾污了洁净棉网,影响了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油压驱动装置、结构简单的水针输出装置,其可承受更高的水压,且无漏油顾虑,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茂中,未经张茂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36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