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向入口旋涡泵无效
申请号: | 96203684.6 | 申请日: | 1996-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2477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勤;朱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C18/02 | 分类号: | F04C18/02 |
代理公司: | 浙江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向 入口 旋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涡泵,尤其涉及轴向入口旋涡泵。
旋涡泵由于其输送介质流量小扬程高的特点而广泛地应用于化工、化肥、电力、食品、轻工及制药等工业部门。但是现有的旋涡泵却普遍存在着以下四个问题:
1.为径向入口径向出口的结构,因此在现场安装时就需要配置入口弯管和出口弯管,因此很不便于工艺流程和管路布置;
2.其流量扬程特性曲线比较陡,造成其工作应用范围比较窄;
3.效率较低;
4.汽蚀性能差,因而需要配置较大的入口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向入口旋涡泵。
下面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图1是轴向入口旋涡泵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轴向入口旋涡泵导流块结构示意图。
轴向入口旋涡泵包括轴承架11,并通过滚珠轴承10支撑轴12,轴一端经联轴节13与电机14相连,轴中部设有甩油环9,轴经机封压盖7,内压盖4,端部与叶轮3相连,叶轮置于泵体1内,叶轮前设有导流块2,内压盖与泵体相连,泵体上设有泵盖8,泵盖与轴承架相连,轴与内压盖和机封压盖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为双机封,即具有第一机械密封5和第二机械密封6。导流块内设有的环形流道15,水平轴向入口16,垂直径向出口17。当扬程为100~200m时,环形流道外径为120~235mm,流道通流面积为300~500mm2。
旋涡泵工作时,由电机带动,液体从泵体进入导流块,从导流块的入液口进入流道和叶轮叶片中,由于叶轮内和流道内的液体都有圆周方向的运动,并产生离心力,叶轮内液体的圆周速度大于流道内液体的圆周速度,即叶轮内的液体的离心力较大,因此就形成纵向旋涡,液体依靠纵向旋涡得到能量,液体每经过一个叶片就获得一次能量,经过多个叶片就获得多次能量,最后液体从导流块的出液口进入泵体,再从泵体出口进入出口管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
1.为水平轴向入口和垂直出口的结构(图2),本实用新型旋涡泵采用了导流块的结构(图2),实现了介质轴向入口,因此非常便于工艺流程和现场管路布置。
2.采用两级机械密封,达到了最好的密封效果。
3.第一级密封采用自冲洗结构,即从泵出口引出一小部分介质,必要时经过过滤器和冷却器,进入密封腔对第一级密封进行冷却和冲洗。
4.第二级密封采用水或其它液体进行冷却和冲洗,它的作用就是将即使第一级密封有泄漏的介质随水等冲洗液体带走。因此该新型旋涡泵具有最佳的密封效果,可用来输入要求很苛刻的介质如液化气、液态烃及液氨等介质。
5.泵轴承架设计有环形冷却室,可引入温度低于25℃的冷却水对轴承进行冷却,提高了轴承的工作可靠性。
6.为适应高温下的工作可靠性,可在泵盖和机封压盖上引入冷却介质对泵腔和密封腔进行冷却;为适应低温下的工作可靠性,可在泵盖和机封压盖上引入热介质对泵腔以提高工作温度。
7.在机封与油封之间设计有甩叶轮环,将即使有滴漏的第二级密封腔的介质和润滑油隔离开来。
8.采用较大的流道面积,拓宽了旋涡泵的工作范围。
9.泵进口采用喇叭形,降低了液流入口的轴面速度和叶轮的入口动压降,提高了旋涡泵的汽蚀性能。
轴向入口旋涡泵的性能参数为:
流量Q=0.5~5.0m3/h 扬程H=100~200m
效率η=12~24% NPSH=1.5~3.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36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18-00 专门适用于弹性流体的旋转活塞式泵
F04C18-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一元件都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08 .相互啮合式的,即具有与齿轮传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4C18-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一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24 .反向啮合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18-30 .具有F04C 18/02,F04C 18/08,F04C 18/22,F04C 18/24,F04C 18/48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这些组中的某一组所包含的特征,还具有配合元件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