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控弧光放电离子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04019.3 | 申请日: | 199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25688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年;何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32 | 分类号: | C23C14/32 |
代理公司: | 吉林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恩远 |
地址: | 130023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光 放电 离子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真空镀膜设备,特别是涉及磁控等离子体镀膜的装置。
与本实用新型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电子枪蒸发离子镀装置。其具体结构可参考图1。在真空室外壳13内的下方装有电子枪1和由被镀材料构成的固体蒸气源9,电子枪1发射电子激发被镀材料蒸发。在真空室外壳13内的上方装有基板2,跟射频电源14(RF)联接,在基板2上产生自偏压。在真空室外壳13的侧面还装有射频喷嘴16,向真空室内喷射被离化了的离子,使这些离子与被镀材料的固体蒸气充分接触化合,再沉积在被镀衬底(即基板2)上。这种电子枪蒸发离子镀装置由于用射频喷嘴16喷射离子,气体中的离子密度低,蒸发的固体蒸气与离子碰撞化合的机会少,使成膜速度慢,成膜效果差。
本实用新型是在电子枪蒸发离子镀装置的基础上,加装磁控弧光放电装置,在真空室内形成一个等离子体区,增大离子密度,使固体蒸气与离子碰撞化合充分,达到成膜速度快质量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现有的电子枪蒸发离子镀装置内,横向相对加装两块永磁体,它们之间产生一个横向磁场;同时在两块永磁体附近分别装有阴极和阳极,二者产生弧光放电,形成与磁场方向相平行的电场。在阴极处的灯丝发射的电子在磁场和电场相互作用下做螺旋运动,增加了电子与气体的碰撞机会,达到增大等离子体密度的效果。同时,在磁场和电场区域内形成的高密度等离子体区,使固体蒸气源产生的蒸气与等离子体充分化合,使成膜速度快质量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在开有进气孔10和抽气孔11的真空室外壳13内,下方装有电子枪1和固体蒸气源9,上方装有基板2,基板2跟射频电源14连接,使基板2产生自偏压。在真空室内的基板2下面,横向装有两块永磁体6、7,两永磁体6、7的异性磁极相对放置。在靠近永磁体7的内侧装有灯丝3和阴极4,在靠近永磁体6的内侧装有阳极5。
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所说的阴极4和阳极5可以分别是两个冷水套的相对表面,该冷水套分别将永磁体7和永磁体6围装其中。灯丝3和阳极5间有弧光电源12连接,阳极5处于零电位。灯丝3跟灯丝电源15连接,灯丝3处于负电位。为使两永磁体6、7之间形成区域大小合适的高密度等离子体区8,永磁体6和7的中心磁场强度可为20~80高斯[(2.0~8.0)×10-3特斯拉],阴极4和阳极5表面间的距离可控制在10~30厘米范围,弧光放电的电流在5~30安培范围。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在衬底基板2上形成立方氮化硼、氮化碳,氮化铝等多种薄膜。比如:以硅或镍作衬底,在其上沉积立方氮化硼膜,固体蒸气源9为硼元素,真空室内通过抽气孔11抽真空,再从进气孔10充入一定量的氮气。稀薄的氮气在灯丝3发出的电子激发下形成等离子体,由于电子的螺旋运动,增加了与氮气碰撞机会而使氮气充分电离,形成高密度等离子体区8。同时,硼源激发出的硼蒸气与氮离子充分化合,形成氮化硼沉积在基板2的硅或镍衬底上。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首先能产生高密度的等离子体区。这是因为弧光放电电流大,有大量的电子与气体碰撞提高等离子体的密度,还因为电子作螺旋运动,增加了运动路径,使电子与气体碰撞几率大幅度增加。由于弧光和电、磁场作用,即使气体压强在3×10-2Pa情况下,也能产生足够的等离子体,足以获得好的化合物薄膜。其次,固体蒸气能够在本装置内与气体离子充分接触化合,这是因为电场和磁场共同作用使等离子体限制在一定的空间内,离子密度大的缘故,因而有利于成膜速度和成膜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子枪蒸发离子镀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磁控弧光放电离子镀装置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40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能减污燃煤炉
- 下一篇:双舌式门锁的直锁舌快速锁紧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