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巩膜遂道内小梁咬切器无效
申请号: | 96204135.1 | 申请日: | 199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249069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12 |
发明(设计)人: | 程进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进学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巩膜 遂道内 小梁 咬切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手术用的巩膜小梁咬切器,特别是一种巩膜遂道内小梁咬切器。
目前在眼科手术中,小梁切除术出现并发症或者降眼压失败的原因,多是由于结膜及其下筋膜组织的损伤,导致瘢痕组织的增生,造成引流失败;或者由于结膜切口愈合不良,结膜瓣漏水导致引流过盛,致使前房形成迟缓或者不形成。经多年临床实践,认为如果要克服小梁切除术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手术方法并提供为实现该手术方法所必须的器械。
传统的小梁切除方法是:首先在距离角膜缘约8毫米的球结膜处开一切口,然后连同该下面的筋膜层翻起,暴露角膜缘;再在巩膜拟切口处烧烙止血,然后,除角膜缘处外沿烧烙点切开,做成以角膜缘为基底的巩膜瓣,再用鸭嘴咬切器将小梁组织切除1×1毫米,切除小梁后,依次进行巩膜瓣和球结膜多位缝合。这种手术的切口小,必须缝合,手术繁锁,且易产生如前所述的不良后果。
如果改变传统的手术方法,在距角膜缘8毫米的球结膜处连同筋膜切开3毫米的切口,贴着巩膜向前分离,利用球结膜和筋膜的弹性,将球结膜切口拉至拟行巩膜遂道切开处,再进行巩膜的半层切口4~5毫米,然后用遂道刀向前分离至小梁组织的前缘,再用穿刺刀切开前房,宽度4~5毫米,再用特制的小梁咬切器咬切小梁组织。咬切后,不须缝合。这种手术方法不仅手术简化,且不会产生传统手术方法所导致的不良后果,临床实践认为是可行的、有效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配合巩膜遂道内小梁切除手术用的巩膜遂道内小梁咬切器。它是以细小的咬切头与套管管口的相对位移进行小梁咬切的。
为实现所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设计的:巩膜遂道内小梁咬切器是由咬切刀杆、套管、管柄、拉柄、弹簧、后盖所构成。刀杆置于套管和管柄内,且与套管间隙配合,后盖与管柄后部径向螺纹联接。拉柄与刀杆连为一体或者固定联接。拉柄与管柄后部径向对称加工的滑槽活动配合,拉柄与后盖之间设一压缩弹簧。咬切刀杆由咬切刀头、刀杆和拉柄构成。咬切刀头处开有咬切槽,咬切槽前位为咬切刃,咬切刃的周边形状与所配合的套管管口形状相同,且为间隙配合。咬切刃是由加工出的凹弧面边缘所形成。咬切槽后位为组织推出面,组织推出面在非工作状态时与套管管口平齐,套管管口内缘锐利。
本实用新型为微型眼科手术器械,它通过拉柄带动咬切头轴向滑动,与套管管口产生相对位移,达到咬切目的,咬切后,通过管柄后部的弹簧使咬切头恢复非工作状态。它使用方便、咬切迅速、结构合理、尤其适用于巩膜遂道内小梁咬切手术。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向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向局部示意图。
图4为传统的小梁切除方法示意图。
图5为巩膜遂道内小梁切除手术示意图。
参照图1、图2、图3。巩膜遂道内小梁咬切器,是由咬切刀杆(8)、套管(2)、管柄(3)、拉柄(4)、弹簧(7)、后盖(6)构成。刀杆(8)与拉柄(4)连为一体或者焊接固定为一体,刀杆前端为咬切头,咬切头(1)在非工作状态置于套管(2)之外。具体设计中,套管(2)的长度约8毫米,而管柄的长度可在8公分左右。套管(2)的外径不小于1.5毫米,而刀杆直径尺寸选择在1~1.2毫米之间为宜。拉柄(4)与管柄(3)上的滑槽(5)滑动配合。后盖(6)经外螺纹或者内螺纹形式与管柄(3)联接。后盖的作用在于:一是便于从管柄后部安装咬切刀杆(8)和压缩弹簧(7),二是便于操作,后盖的端面是一个重要的施力支撑点。
咬切刀头(1)处开有咬切槽,咬切槽前位为咬切刃(10)、咬切刃的周边形状与所配合的套管管口(11)形状相同,且为1间隙配合,咬切刃(10)是由加工出的凹弧面(12)的边缘(10)所形成。咬切槽后位为组织推出面(9)。组织推出面在非工作状态下与套管管口平齐或者置于套管管口(11)之外。咬切刃(10)与套管管口的位移错位中产生咬切力,咬切后的组织由压缩弹簧将咬切刀头向前推出。刀杆(13)与套管间隙配合。具体设计中,要求咬切刀头的前端与咬切刃的距离尽可能的小。
参照图4。这是传统的小梁切除方法,在球结膜处的切口(14)和巩膜(15)切口均较小,小梁(16)切除后必须进行缝合,手术后有时会导致并发症,降眼压失败。
参照图5。这是改进的小梁切除方法,在球结膜处的切口(17)仅有3毫米,巩膜切口(18)仅有4~5毫米。小梁切除后,切口均不须缝合,这种手术在切除小梁时,只有用特别的微型咬切工具方可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进学,未经程进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41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空气滤清器
- 下一篇:钢丝带电动多道分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