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张力性气胸急救针无效
申请号: | 96204363.X | 申请日: | 199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261841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9-10 |
发明(设计)人: | 白振祥;吕开广;吴彩芳;茹维萍;刘俊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振祥;吕开广 |
主分类号: | A61M1/04 | 分类号: | A61M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3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力 性气 急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用于张力性气胸抢救用的张力性气胸急救针。
目前,张力性气胸是胸外科的急症,若不及时处理会立即危及生命。但目前临床上抢救中尚无专用急救器械,而是用普通的18~20号针头,外绑乳胶手套,以穿刺排出胸腔内的高压气体,并防止吸气时外界气体吸入,这样既不安全以不可靠,又需在抢救时临时制作,延误时间,增加了治疗危险性。临床上,对张力性气胸的急症处理,既要求能排出胸腔内的气体,以免气压过高,推动横膈,压迫心脏,及健则肺压缩,引起呼吸循环功能紊乱,危及生命,又要求人体在吸气时外界气体不能进入胸腔,形成开放性气胸,造成胸腔内或伤口感染,或伤侧肺萎缩。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针对前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对张力性气胸抢救时的要求,应用单向阀的原理而设计一种让胸腔内气体只能排出,而不能再回到胸腔内去,既安全又可靠的张力性气胸急救针。
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张力性气胸急救针的构造特征在于:针身5装在针支体4上,针支体4与针头腔体2密配一体,在针支体4和针头腔体2之间装一单向阀片3,在针头腔体2的外部紧密套装着针帽1,在针帽1上开有放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由于此张力性气胸急救针采用了单薄片单向阀,消毒后无菌包装,一次性使用,随用随取,方便及时。在张力性气胸急救时,可立即取出穿刺急救,保证使胸部高压气体顺利排出。而且避免外界气体进入胸腔,为下一步置放引流管赢得了时间。可争取时间,使病人呼吸循环生理恢复正常,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对肺部感染严重有胸部积液的病人而言)该针穿刺后无需外接引流瓶,仅使用无菌单层纱布盖上即可,可持续维持肺部接近正常的负压状态,有利于萎缩的肺顺利膨胀,对医生来说操作简单实用,对病人来说无需外接引流瓶。在转送过程中减少工作量,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其中:
1、针帽 2、针头腔体 3、单向阀片 4、针支体 5、针身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张力性气胸急救针的构造特征在于:针身5装在针支体4上,针支体4与针头腔体2密配一体,在针支体4和针头腔体2之间装一单向阀片3,在针头腔体2的外部紧密套装着针帽1,在针帽1上开有放气孔。在抢救时,首先在穿刺部位消毒,局麻后用该针穿刺。刺入胸腔后胸腔内的气体从针身5的管中流出,推动质量很小的单向阀片3上移,开放针支体4上的气孔,气体进入单向阀内,然后从针帽1上的排气孔排入大气。而在病人吸气时,单向阀片3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很快盖住针支体4上的气孔,从而避免了外界气体进入胸腔。因而能达到良好的抢救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振祥;吕开广,未经白振祥;吕开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43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节能大口径电磁阀
- 下一篇:单相脉冲漏电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