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母防松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04446.6 | 申请日: | 1996-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34215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06 |
发明(设计)人: | 景同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同祥 |
主分类号: | F16B39/12 | 分类号: | F16B39/12;F16B39/282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羡民 |
地址: | 054107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止连接螺栓螺母在受冲击、振动时产生松动的装置。
机器在很多情况下是用螺栓连接紧固的,其受冲击、振动部位的连接螺栓容易松动而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行。
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是采用人工检查和采用一些防松件,如:化学工业出版社1979年第二版<机械设计手册>所列的几种防松方法。但有些连接螺栓是不能经常检查的,而<机械设计手册>上的几种防松方法要么不可靠,要么不能使螺母在最佳位置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母防松装置。它能可靠地防止螺母在受冲击、振动等不利情况下松动并使螺母在最佳位置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在连接螺栓之螺母与被连接的机器紧固件之间放置一对防松垫圈,垫圈为碟形,正面为从圆心向圆周方向放射形棘齿,背面留有一凸榫,其基本结构为:
一种螺母防松装置,它包括螺检和螺母,其改进是在螺栓上还套有一对防松垫圈,所述防松垫圈均为环状碟形,正面为从圆心向圆周方向的放射形棘齿,防松垫圈的背面留有凸榫,在螺母上设有凹槽,在被连接的机器紧固件上也开有凹槽。
使用时两垫圈正面相对,背面之凸榫分别与螺母和机器紧固件上的凹槽嵌合。棘齿的倾斜方向决定了两垫圈间只能向右旋方向转动,左旋时将被棘齿止动,从而达到螺母防松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松垫圈仿照棘轮棘爪原理,防松效果非常可靠,两垫圈棘齿为多个均匀分布,保证螺母能在最佳位置旋紧。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和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螺母防松装置安装图;
图2是防松垫圈的正视图;
图3是防松垫圈的剖视图;
图4是防松垫圈的A-A局部剖视图;
图5是螺母正视图;
图6是螺母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参阅图2、图3、图4,防松垫圈3、防松垫圈4的形状与构造是一样的,即每个垫圈的一个端面上均匀分布12个棘齿,这些棘齿从圆心向圆周方向成放射状排列,且沿圆周均匀分布。
棘齿与背面平面的夹角为7度,棘齿顶到齿根按逆时针方向加工,棘齿的方向为左旋,即将防松垫圈按棘齿向上的方向平放时,棘齿的形状为左高右低。防松垫圈形状为碟形,即垫圈有棘齿的一面向上凹进,图3画出的实施例中,其球面半径为300毫米。
参阅图5、图6所示的螺母零件图,在螺母的一个端面上加工有凹槽9,图中所示的凹槽宽为3.5毫米、深为2.5毫米,螺母的对角长为34.6毫米,螺孔直径为20毫米。
图1画出了本防栓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它包括一个螺栓1,螺母2,防松垫垫3、防松垫圈4、紧固件5,防松垫圈均具有棘齿6、并分别具有凸榫7和凸榫8,而螺母2的一面开有凹槽9,机器紧固件5上也开有凹槽10。
安装时,将防松垫圈3、4相对使用,把凸榫8对准凹槽10嵌入使防松垫圈4不能转动,将凸榫7对准凹槽9嵌入使防松垫圈3随螺母2转动,右旋拧紧螺母时克服防松垫圈3、4之间的滑动摩擦;当有左旋(松动)趋势时,防松垫圈3、4之棘齿阻止其左旋,从而起到防止松动作用。
为了避免两防松垫圈齿顶接触时较紧,啮合后较松现象,防松垫圈为碟形,以弹性变形消除之。棘齿沿圆周均匀分布使螺母能在最佳位置紧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同祥,未经景同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44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窗式空调机的PTC加热组件
- 下一篇:一种发光二极管冂型封胶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