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硅碳棒加热自动控制控温仪无效
申请号: | 96204972.7 | 申请日: | 199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79641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22 |
发明(设计)人: | 于增华;邹州传;于春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增华;邹州传;于春甫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棒 加热 自动控制 控温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温仪,特别涉及一种硅碳棒加热自动控制控温仪。
目前已有的控温仪的控制过程主要靠人工手调,且不能恒流,电流勿大勿小,安全性差,容易把设备烧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采用独创的硅碳棒加温恒流器,保护硅碳棒并使其增加使用寿命,节约人力和能源,保持恒流的安全性好的硅碳棒加热自动控制控温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备好由温度/电压转控放大电路,比较器、控制器、电源、31/2UP301数字显示、温度设定电路、温度控制触发电路构成的数字温度显示控制器和由硅碳棒加热器、整流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可控制硅恒流控制电路、直流电压放大电路、负反馈电路、变压器等组成的可控硅恒流源,数字温度显示控制器的温度控制触发电路与可控硅恒流源的整流电路及可控硅恒流控制电路相联接,整流电路及可控硅恒流控制电路、分别与硅碳棒加热器相联接,硅碳棒加热器与电流检测电路相联接,电流检测电路与负反馈电路相联接,负反馈电路与直流电压放大电路相联接,直流电压放大器与可控硅恒流控制电路相连接,即构成硅碳棒加热自动控制温控仪。
本实用新型的硅整流桥和SCR可控硅要求反相电压或工作电压一定要在使用电压范围内加安全系数公式如下:使用电压范围XN2,整流电流或控制电流要大于所使用范围的2倍。
本实用新型是全数字化显示,可控硅控制是无触点式控制,由于在温度显示和控制基础上又增加了硅碳棒可控硅恒流源电路,因而防止了通电加热过程中由于电阻值大幅度变化引起电流过大变化造成硅碳棒超负荷烧断或缩短寿命,既保护了硅电碳并使其增加了使用寿命,又达到节约人力和能源的目的,自动控温,使用安全可靠方便。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参照图1、图2,备好由温度/电压转换放大电路1、比较器2、控制器3、电源4、31/2UP301数字显示5、温度设定电路6、温度控制触发电路7构成的数字温度显示控制器和由硅碳棒加热器21、整流电路22、电流检测电路23、可控硅恒流控制电路24、直流电压放大电路25、负反馈电路26、变压器27组成的可控硅恒流源,数字温度显示控制器的温度控制触发电路7与可控硅恒流源的整流电路22及可控硅恒流控制电路24相联接,整流电路22及可控硅恒流控制电路24分别与硅碳棒加热器21相联接,硅碳棒加热器21与电流检测电路23相联接,电流检测电路23与负反馈电路26相联接,负反蚀电路26与直流电压放大电路25相联接,直流电压放大电路25与可控硅恒流控制电路24相联接,即构成硅碳棒加热自动控制控温仪。
本实用新型硅整流桥和SCR可控硅要求反相电压或工作电压一定要在使用电压范围内加安全系数公式如下:使用电压范围XN2,整流电流或控制电流要大于所使用范围的2倍。
当硅碳棒接通交流电源工作时,主电路有电流通过,经互感器检测反送至负反馈电路予先调好所需电流大小,恒流源大小也就固定了。(通过WS调节控制的)如果电流过大,检测电路LH的负载R23两端电压升高,经D12,D13整流,电阻R32电容C17滤波后在C17上的直流电压信号也随之升高。通过电阻R30与W5分压后,加到BG2基极,此时基极电压升高,集电极电压下降,因此通过R27向C14充电电流减小,C14充电电压增加速度变慢,使BG3向SCR发出的触发脉冲间隔增大,可控硅导通角度减小从而迫使主电路电流下降。当主电路电流减小时与上述工作原理相反。
温度/电压转换放大电路1是用小信号电压放大电路;比较器2是将设定电压和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进行比较;控制器3和温度控制触发电路7,由控制器的积分器产生锯齿波电压和比较器来的温度信号电压进行加减后再经运放整形成触发脉冲,再经光电耦合控制可控硅;硅碳棒加热器21的特点是冷态电阻小,800℃是电阻饱和点,而到1300℃时,电阻是随温度上升而下降;整流电路22是整流桥通用型;由电流检测电路23、可控硅恒流控制电路24、直流电压放大电路25和负反馈电路26组成可控硅恒流部分,当一开始接通电源时,由于硅碳棒电阻小,通过电流很大,这大电流经LH互感器经D12、D13取得信号电压经G2放大控制G3使触发脉冲减小,可控确角小,电流减小,LH互感电压变小,G2放大变小,G3触发脉冲增加,可控硅电流增加;由于W5输出电压是预调好的,所以可控硅的电流是调定好的,它能适应硅碳棒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增华;邹州传;于春甫,未经于增华;邹州传;于春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49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驾驶多功能后视眼镜
- 下一篇:具有双轴套的边侧框的铝制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