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进用井下防喷防漏封井器无效
申请号: | 96205128.4 | 申请日: | 1996-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24566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杜晓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晓瑞 |
主分类号: | E21B33/10 | 分类号: | E21B33/10 |
代理公司: | 中濮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殿芝 |
地址: | 45700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进 井下 防漏 封井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钻进过程中防止井涌井喷及井漏的封井器,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钻井技术领域。
目前,在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钻井工程中,井涌、井喷或井漏现象时常发生,现有技术中,为防井涌、井喷是在井口装封井器,提高钻井液密度以控制井筒压力平衡或超出地层流体的压力,抑制地层流体向井筒的侵入;而井漏是单用调低钻井液的密度进行堵漏;井涌、井喷还可以采用循环压井法,边循环、边加重。以上的措施仍存在如下问题:1.封住井口不能有效制止地层中的高压油气流体继续向井筒的侵入;2.井口压力高,要求设备庞大及高度的可靠性;3.控制不好会造成严重的失控井喷甚至酿成火灾;4.处理堵漏不仅工程复杂、费用高,有时处理不当会造成上部井眼垮塌、钻具被埋,甚至报废井等严重后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设计的一种新的钻进用井下防井喷、井涌、井漏的封井器,能在井底控制地层流体向井筒的侵入,并能有效及时的制止高压油气等流体的浸入,同样可有效防止钻井液向地层的漏失的封井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由壳体1、芯轴2、花键4、密封胶囊6、凡尔体7及凡尔座8构成,在芯轴2的上部和下部设有正的和反的方形螺纹3和5,并分别与壳体1内的方形螺纹相配合;芯轴2底端部设有一个倒圆锥形实心凡尔体7,凡尔体7可由芯轴2所带动,并可与安装在壳体1底部的凡尔座8相启闭密封配合;为更好的密封,在凡尔体7外部安装橡胶密封圈14;在芯轴2上设有孔道10和11,在其壳体1上也设有能与芯轴2上孔道10和11相对应的孔道12和13;在壳体1上的孔道13的外部设有一圈密封胶囊6;芯轴2的上部与下部由花键4连接并传动。本封井器的两端均设有标准的螺纹9,可接在钻具上,并且可随钻头一起下入井底。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效果如下:1.使用本钻进用防喷防漏封井器,能快速安全地关闭喷层或漏层与井筒的通道,较好地防涌、喷及漏。2.可根据需要把本封井器与上部钻具分开,上部钻具可自由活动,并保持循环,有必要钻具可压在封井器上,仍照常循环。3.本封井器座封容易,解封也十分便利、操作简便。4.本封井器的芯轴可以根据需要将上部退出壳体,也可以随时恢复与壳体的原有配合关系,而还原到钻进状态。5.封井器壳体防卡性好、易解脱,可设两个以上胶囊,使其对井壁达到绝对密封,胶囊有特殊地层的适应性。6.壳体也可设卡瓦式锚定器,以平衡井涌、井喷流体的压力。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在使用本封井器的现场操作中,反转钻具,使封井器的壳体1与芯轴2产生相对运动、即芯轴1以壳体2中的丝扣为轨道上部正转向上倒扣,芯轴2的下部反转向下移动。当凡尔体7与凡尔座8座封时,使壳体1与芯轴2之间原来的循环通道关闭,这时芯轴2上的孔道10与壳体1上的孔道12相通,仍还继续循环,当芯轴2上的孔道11和壳体1上的孔道13相通时,就把钻具内的液压传递给封井器密封胶囊6,使其橡胶密封胶囊6膨胀,便较好地封闭了钻具与井筒井壁之间的环形空间,阻隔了喷层或漏层,使喷漏均不会发生,以达到封井,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带有孔道13和密封胶囊6的部分,也可以予制成两头带螺纹的短节,适当时可根据地层压力多加一节或两节此短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晓瑞,未经杜晓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51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