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红外线传输装置的笔记型电脑无效
申请号: | 96205331.7 | 申请日: | 1996-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2868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7-29 |
发明(设计)人: | 蔡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坤明 |
主分类号: | G06F15/00 | 分类号: | G06F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醒,王忠忠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红外线 传输 装置 笔记 电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红外线传输装置的笔记型电脑,特别是指一种红外线发射器相对于接收器的角度是可以改变的具有红外线传输装置的笔记型电脑。
以往的笔记型电脑,在上课或与客户商谈时,可以马上记录数据,使用非常方便。当要将数据打印或与客户交换数据时,如图1所示,以往是将笔记型电脑1的数据传输并且启动打印机2来接收,其间用两端接头规格完全相符的传输线3正确连接,才能完成数据传输和打印功能。利用传输线3传输,会因为该传输线的长度、规格、品质问题造成无法顺利传输。
因此,以往有一种用无线传输代替有线传输的发射器装置,如图2所示。目前的笔记型电脑4大部分都将一个红外线发射模组5固定在笔记型电脑底座6的前后位置。笔记型电脑4与打印机7必须放置在与桌面9有相同高度的位置,并且发射模组5与一个红外线接收模组8要互相对准,才可以启动打印机7。此外,底座6是一个固定的装置,利用红外线作为传输介质时,红外线最高传输速度为115.2K比特/秒,而目前的标准距离为0~1米,有效传输的角度为±15°。如图3所示,如果打印机7与笔记型电脑4放置在桌面9’、9上的高度不一样时,不管该笔记型电脑的发射模组5位于何处,都不容易使红外线接收模组8接收到信号。所以,由于角度的关系,在使用上会因为式样、规格不同,须放在不同位置,而且红外线接收模组8组装在不同位置的产品7’上时,必须将发射模组5精确对准接收模组8,使该接收模组在有效范围内能接收到发射出的信号,才可做长时间的传输,使用上非常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接收模组容易接收到传输信号的具有红外线传输装置的笔记型电脑。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具有红外线传输装置的笔记型电脑的上盖上设有一个红外线发射模组,利用上盖可灵活翻掀到任何角度的特性,使该红外线发射模组容易对准接收模组,达成发射接收的作用。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红外线传输装置的笔记型电脑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以往笔记型电脑一种传输方式示意图。
图2是以往具有红外线传输装置的笔记型电脑传输方式的示意图之一。
图3是以往具有红外线传输装置的笔记型电脑传输方式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传输方式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传输方式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红外线传输方块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传输方式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传输方式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传输方式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传输方式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红外线传输装置的笔记型电脑,包含笔记型电脑10,该笔记型电脑10有一个上盖11,该上盖11设有一个红外线发射模组12。
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发射模组12装设在笔记型电脑10的上盖11的正面,当要做打印传输工作时,不管打印机20、20’放置在何高度的桌面30、30’上,都可以轻松灵活地调整上盖11的翻开角度,使该上盖11对准打印机20、20’的红外线接收模组21。如图5所示,笔记型电脑10的上盖11不但可以放置在任何高度的接收范围内,也可以利用该上盖11做一百八十度的翻掀而对准接收模组21,达到传输精确的功效。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用的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的硬件分为四大部分:
1.高速万用异步传送接收器40:由于红外线具有高速度传输的特点,因此必须通过该高速万用异步传送接收器40,将字节的数据格式转换成比特的数据格式。
2.红外线编码器/解码器50:其中红外线编码器将比特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红外线传输数据格式,而红外线解码器将此红外线传输数据格式又还原为比特的数据格式。
3.红外线发射/接收器60:其中红外线发射器将红外线传输格式的脉冲转换为红外线的脉冲,而红外线接收器将此红外线的脉冲又还原为红外线传输格式的CMOS的脉冲。
4.红外线发射二极管/接收二极管70:其中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将红外线脉冲以红外线发射出去,而红外线接收二极管将接收的红外线又转换为红外线脉冲。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中发射模组12装在笔记型电脑10的上盖11的背面,使用情形及功效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坤明,未经蔡坤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53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