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槽轮式水田施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05714.2 | 申请日: | 1996-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255717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大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大文 |
主分类号: | A01C15/16 | 分类号: | A01C15/16;A01C11/02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鹤岗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宫小平 |
地址: | 15410***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式 水田 施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农机具。
目前,水田施用化肥的方法多采用人工手撒化肥,该方法既增加劳动强度,又浪费大量化肥。现有的一种摆勺式排肥器类型的水田施肥装置,提高了化肥利用率。但是,该施肥装置工作稳定性差、排肥量不精确,工作部件动作频率高,磨损快,使用寿命短,无法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一种外槽轮式排肥的水田施肥装置的外槽轮式水田施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槽轮式水田施肥装置,把它安装在水稻插秧机上,既能实现机械插秧的同时,完成深施化肥作业,排肥量精确,又能改善排肥机构的工作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棘轮机构设内外两种形式,它们分别包连杆、扛杆、棘轮,内棘轮内的排肥轴与排肥器是相连的,外棘轮体与排肥轴是相连的。它是与多类型插秧机相配套的施肥装置,该装置安装在水稻插秧机上,与插秧机栽植臂联动。动力经过设有的连杆传递给杠杆式内棘轮机构的销轴处,杠杆上下摆动使棘轮内的棘轮座单向的旋转是通过弹簧和棘爪地驱动来实现的,棘轮内设有的排肥轴与作单向旋转的外槽轮是相联的,动力经过设有的连杆传递给杠杆式棘轮机构的销轴处,杠杆上下摆动使外棘轮能单向的旋转是通过弹簧和棘爪地驱动来实现的,外棘轮和排肥轴是用方键连接的。工作时,肥箱内的化肥经由外槽轮排肥器输送到排肥管和开沟器中来完成水田施肥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排肥动力传递应用杠杆式棘轮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2、排肥装置采用外槽轮式排肥装置,排肥调整方便,调整范围大,排量精度高等。
3、本实用新型采用外槽轮式排肥装置,与摆勺式排肥器相比,外槽轮的转动阻力小于摆勺体的滑动阻力,从而降低了机构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采用杠杆棘轮机构,减少了排肥部件的动作幅度和频率,减少了排肥部件的磨损,工作稳定可靠,故障少。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1中,插秧机栽植臂(7)通过销轴(6)与连杆(5)铰联,联扛(5)通过销轴(4)与内棘轮机构(21)的杠杆(3)铰联,杠杆(3)与棘轮(1)焊合,棘爪(2)安装在棘轮座(8)上,由弹簧(11)固定,在棘轮座(8)上活动,与棘轮(1)常接触,棘轮座(8)通过方键(9)与排肥轴(10)固定成一体,工作时它们是单向旋转的,在图(2)中,排肥轴(100)与外槽轮(14)经方键(9)固定成一体,工作时,它们也是单向旋转的,由于它们都是单向旋转的,为此稞粒肥经过排肥器(13)输送到排肥管(15)内,外槽轮(14)和阻赛轮(18)安装在排肥器(13)内,排肥器(13)上接肥料箱(12)下连排肥管(15)和开沟器(16),开沟器(16)内的圈点是化肥稞粒(17)。
在图3中,插秧机栽植臂(7)与连杆(5)是用销轴(6)相连的,连杆(5)与外棘轮机构(22)的杠杆(3)是用销轴(4)相连的,杠杆(3)与排肥轴(10)用活动套(20)相连的,杠杆(3)与排肥轴是相对转动的,杠杆(3)上设有销轴(19)和棘爪(2)、弹簧(11)、棘瓜(2)在弹簧(11)的压力下与棘轮(1)常接触,栽植臂(7)上下摆动,连杆(5)和杠杆(3)作上下摆动,杠杆(3)通过棘爪(2)带动棘轮(1)作单向旋转,棘轮(1)与排肥轴(10)通过方键(9)相固定,棘轮(1)转动时带动排肥轴(10)作单向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大文,未经郭大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57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汉语拼音电子有声读物
- 下一篇:串叠式蟹类养殖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