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式球拱无效
申请号: | 96206010.0 | 申请日: | 1996-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24455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08 |
发明(设计)人: | 邓宗禹;文云敬;肖正根;余行易;戴学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工业瓷厂 |
主分类号: | C01B17/74 | 分类号: | C01B17/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7016***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式球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硫酸生产设备干燥吸收塔中作为填料支承的改良式球拱。
干燥吸收塔是硫酸生产中干燥和吸收工序的主要设备,本实用新型之前塔内填科的支承方式一般是采用立柱与花岗岩梁或铸铁梁组合而成的条形拱。这种结构形式的缺点是:综合开孔率小,一般在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三十五左右;支承结构复杂,造成塔内气室不宽畅。另外,塔内填料和支承结构的重量全部作用在塔底防腐衬里层的几个局部位置上,对塔底产生局部压力点,这些压力点最终会削弱防腐衬里层的完整性,形成漏酸的通道,致使酸液腐蚀塔底钢板。近年来,国外开始采用大开孔率的支承结构,如加拿大CHEMTICS国际公司就采用拼装式球拱支承塔内填料。综合开孔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这种结构虽然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的条形拱的缺点,但由于球球形拱是采用花岗岩材料拼砌而成的,故重量大,给安装施工和维修均带采了不少困难,另外,花岗岩材质在吸收塔内高温状态下容易产生剥落现象,再加上因产地不同,花岗岩质量差异很大,因而难以确保设备长局期安全运行。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我国研究了一种“硫酸干燥吸收塔大开孔金瓷球拱”,它是由若干经烧成后的字型耐酸瓷砖拼砌而成,虽然改善了上述的不足,但装备后的重量还是大,开孔率在百分之五十五左右,由此且由于砖砌成后,上面没有栏栅,其填料易落入开孔之内,影响开孔率降低通气量,由此,不能大大地提高硫酸的产量和质量,且字型砖在砌时,不能吻合成园,形成许多孔,而孤型则能吻合成规则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轻、耐酸、安装和维修方便,内在质量可靠,综合开孔率达65-70%的改良式球拱,其砌成后呈球拱状,并在其上有若干形似长园形的开孔,在开孔上是栏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重量轻、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耐腐蚀性能,比字型砖减少三分之一的重量。
2、开孔分布更加合理,综合面积大,有利于改善气液接触条件和提高传质效率。提高了干燥吸收塔的操作气速,降低了塔内填料高度和阻力损失。
3、改善了干燥吸收塔的受力状况,避免了塔底局部受力。
4、安装施工方便,球拱下部气室宽畅,有利于维修,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
5、综合成本比字型球拱降低造价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要点在于:它是由若干经烧成后的孤型耐酸硅拼切而成,并在其砖上的长形开孔上嵌合格栅,以防止填料落入而堵塞其开孔。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由下列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干燥吸收塔内的结构,整体(1)即为干燥吸收塔,(2)为改良式球拱,(3)为构成改良式球拱的“”孤型砖,(4)为球拱支承的填料,(5)为干燥吸收塔的进气口,(6)为干燥吸收塔的下部气室,(7)为格栅。
图2为干燥吸收塔内从上往下看的构成改良式球拱的“”字型耐酸砖和格栅相互位置关系平面示意图。
图3是格栅示意图,供支承填料之用。
图4是孤型砖纵切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孤型砖和格栅可以用瓷泥煅烧而成,其配方重量百分比为,高岭土60-75,东乡泥15-30,滑雨5-10,其生产工艺过程为配料-球磨-炼泥-挤坏-成型-烧干-修-烧成,其装配时:
在干燥吸收塔的下部气室(6)内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图纸搭好模板支架,以供临时支撑需要进行拼砌的瓷球拱。模板支架系组合装配而成,其组合件由于干燥吸收塔下部的进气口(5)进入和退出。然后将在生产厂家预装时已编好号的孤型耐酸瓷砖(3)依序砌筑在模板支架上,相邻瓷砖的砖缝用配制好的需酸胶泥胶合。砌筑完毕后,然后,在砖上再嵌合格栅,采用电炉进行上下保温养扩24小时,拆除电炉和模板支架,最后酸洗三次:第一次酸液浓度百分之三十,第二次酸液浓度百分之四十五,第三次酸液浓度百分之五十五到百分之六十。每次酸洗间隔时间不得低于12小时。耐酸胶泥配方的重量百分比为:
辉绿岩粉: 68 氯硅酸钠:4
水玻璃: 28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干燥吸收塔的不同内径设计成相应的尺寸。除应用在硫酸生产中外,还可广泛应用于其他行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工业瓷厂,未经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工业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6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