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防伪瓶无效
申请号: | 96206169.7 | 申请日: | 199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262004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孟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孟福 |
主分类号: | B65D49/12 | 分类号: | B65D4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3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防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体结构的改进,属包装瓶类的技术领域。
名优酒瓶,常被仿冒者回收利用。仿冒者以劣充优,以假乱真,严重地损害了厂家声誉和消费者利益。因此,出现了一次性酒瓶,起到了反假冒作用。现有的一次性酒瓶,多采用撬断玻璃瓶颈的方式开启,如中国专利94218074.7,开启需用专用工具、封口、开启程序较多,且撬开瓶颈后,断口锋利,需配备保护塑套。剩余内液再封也不方便,且只适用于玻璃材质的瓶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容易,封口、开启简单,安全,再封方便,并可适用于各种材质的一次性防伪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瓶体、瓶盖、密封圈,易开圈。其特征是,在瓶体的瓶颈上设置有出液孔、回气孔,出液孔、回气孔外套无毒弹性密封圈,其外再用易开圈缩封,瓶体灌装后,瓶盖用无毒胶粘剂粘固在瓶口上。
瓶盖直径大于瓶颈直径。
出液孔、回气孔按流量要求设计,并呈对称分布。
易开圈上刻有垂直或水平方向的撕开压痕并留有易撕片。
本实用新型只需在现有的瓶体之瓶颈上预制符合要求的出液孔即可,所以制作工艺简单,并可适用于各种材质的瓶类。
瓶颈上的出液孔、回气孔在瓶子灌装前已套封密封圈、易开圈。灌装后,只需用胶粘剂把瓶盖粘固在瓶口上即可。所以封口容易、简单。
开启时,只需扯住易撕片,撕掉易开圈。退下密封圈即可从任一出液孔中倒出内容液。开启过程不破坏瓶体,所以开启安全方便。若需再封,上提密封圈套住出液孔、回气孔即可。
使用本防伪瓶,因在生产工序中,瓶口已被封固。只能从出液孔中倒出液体。因空瓶很难再次灌装,且封固的瓶盖直径大于瓶颈直径,无法再套入易开圈。从而无法造假,达到了一次性使用的目的。
图1为防伪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易开圈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防伪瓶结构、实施作进一步描述:
一次性防伪瓶包括瓶体(1)、瓶盖(6)、密封圈(4)、易开圈(5)。在瓶颈(2)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出液孔、回气孔(3),出液孔、回气孔(3)上套有无毒弹性密封圈(4),其外再用易开圈(5)缩封。易开圈(5)刻有撕开压痕(8)并留有易撕片(7)。
使用时将液体灌入瓶体(1)内,再用胶粘剂将瓶盖(6)粘固在瓶口上即可。
开启时只需扯住易撕片(7),撕掉易开圈(5),退下密封圈(4),即可从任一出液孔(3)中倒出内容液。需要再封时,上提密封圈(4)套住出液孔(3)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孟福,未经王孟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61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