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粪便收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06592.7 | 申请日: | 1996-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253631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英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英涛 |
主分类号: | A47K11/00 | 分类号: | A47K11/00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旃习涵,王敏 |
地址: | 650031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粪便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类生活需要用品,尤其涉及人类生活需要的卫生设备便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人类生活的一切空间,特别适合于家庭、公共场所、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生活的日愈现代化,导致污染的种类越来越多、程度越来越严重。生活污染中,粪便污染首当其冲。每人每天平均进食及饮水约3-5公斤,其中70%以粪便的形式排出,约为3公斤,这些粪便需要用10-20倍的清水稀释冲走。全世界近60亿人口,每日产生粪便约180亿公斤,一年约50亿吨粪便需要消耗500-1000亿立方水。如此大量的粪便随着污水进入江河湖海,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水资源接近枯竭,已对人类自身的生存构成直接威胁。现有技术中,人类对粪便的处理方式的重点是放在改进厕所及污水的集中处理上。这些方法属于被动的处理方式,耗资巨大,效果较差,仅是治标,并非治本。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进行综合治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一次性专用塑料袋及卡袋片和挂袋装置组成的粪便收集装置,实现“粪便袋装、集中处理、回收利用”的新模式及新装置,以便解决现有技术对粪便的处理方式存在的上述缺点。
本实用新型由两部分组成:1、一次性专用塑料袋及卡袋片,袋子呈直角三角形,开口在斜边(AD)边上,展开似菱形,三角形的另两个角为30度(角A)和60度(角D)。沿AD边有四个中空的园环结构,其中两个靠近角A及角D,分别称为A环和D环,两环周围用两层塑料薄膜粘合,以增加强度。另两个园环位于直角E点与AD边的垂直线上,分别称为B环及C环。园环的作用是固定袋子及方便打包。E是袋底,为粪便集中部位。卡袋片形状为中间有一个园孔,并且一侧开口的方形塑料片。2、挂袋装置,为宽边盆形结构,装置边缘有四个球形挂袋栓,位置与专用塑料袋园环位置相对应。其作用一是便于塑料袋的展开及固定;二是对人体臀部起到支撑作用(对坐式装置而言)。
下面结合附图用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局限于此。
图1为本实用新型粪便收集装置的专用塑料袋示意图,其中1-a是左视图,1-b是俯视图,1-c是卡袋片;
图2为本实用新型粪便收集装置的坐式挂袋装置示意图,其中2-a是左视图,2-b是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粪便收集装置的蹲式挂袋装置示意图,其中3-a是左视图,3-b是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粪便收集装置的立式挂袋装置示意图,其中4-a是主视图,4-b是左视图。
园环(1、2、3、4)、卡袋片(6),立式挂袋装置(9),坐式挂袋装置(7),蹲式挂袋装置(8),球形挂袋栓(10、11、12、13)。塑料袋(5)
本实用新型由两部分组成:1、一次性专用塑料袋及卡袋片,袋子呈直角三角形,开口在斜边(AD)边上,展开似菱形,三角形的另两个角为30度(角A)和60度(角D)。沿AD边有四个中空的园环结构,其中两个靠近角A及角D,分别称为A环和D环,两环周围的两层用塑料薄膜粘合,以增加强度。另两个园环位于直角E点与AD边的垂直线上,分别称为B环及C环。园环的作用是固定袋子及方便打包。E是袋底,为粪便集中部位。卡袋片形状为中间有一个园孔,并且一侧开口的方形塑料片。2、挂袋装置,为宽边盆形结构,装置边缘有四个球形挂袋栓,位置与专用塑料袋园环位置相对应。其作用一是便于塑料袋的展开及固定;二是对人体臀部起到支撑作用(对坐式装置而言)。
上述一次性专用塑料袋用塑料薄膜制成,园环部位加厚,挂袋装置以塑料整体压注构成。为与目前现有的大小便卫生设施装置相配套,本实用新型设置三种外形结构:壁挂立式、坐式及蹲式。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1、选择适当的挂袋装置,将其卡在相应的卫生装置上,或者放在其它金属式木质支架上;2、将专用塑料袋上的A、B、C、D四个园环分别挂于相应的球形固定栓上,即可解便。3、便后将B、C、D三个园环取下并拢,再将A环穿过B、C、D园环,并用力拉紧放入收集塑料袋中即可。为防止泄漏,可用卡袋片在袋子开口下力将袋口卡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清洁卫生、使用方便及价格低廉,并与现有的各种厕所卫生设施配套,可直接使用便于推广应用。
2、彻底根除了粪便污染源,减轻了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污水处理的负担及费用。
3、节约用水30-40%,保护了水资源,减少了自来水投资及运行费用。
4、简化了住房结构及厕所结构,节省了建筑材料及建筑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英涛,未经陈英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65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