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庭院摇椅无效
申请号: | 96206612.5 | 申请日: | 1996-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261762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9-10 |
发明(设计)人: | 金茉莉·赫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锠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3/02 | 分类号: | A47C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庭院 摇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子,尤指一种可安置于居家庭院中,供人休息使用的组合式庭院摇椅。
常见的摇椅,往往安置于庭院或较为空旷的地方,其一般由工人用焊接的方法直接安装于地面上。但由于此种摇椅制作施工时间长,再加施工时人力、物力的花费亦为不小,故此种摇椅以往通常在公园,或经济状况较为富裕的家庭中方可见到,而在一般家庭难以普及。
再者,如上面所述,由于常见的摇椅是在现场直接焊接固定在地面上,故而一旦遇到搬家或临时欲将摇椅移动,便会因摇椅的体积及重量太大而无法搬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庭院摇椅,使用者可自己动手折装该摇椅,以节省人力和物力,并便于搬运及储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庭院摇椅,它主要是由支架、布面座垫及顶棚等三大部分组合而成,其中:
支架的底部设有两个可相互嵌接的左、右底架,而各左底架与右底架的顶部,则分别再嵌接有一中继杆,并于同一侧的两中继杆的顶部嵌接有一顶架,两顶架相对侧面的顶端各设有一吊钩。
布面座垫的座垫布上、下边缘,分别穿设有一上支撑杆及下支撑杆,其中上、下支撑杆的两侧跨设一扶手,在两扶手的上端部与上支撑杆间,以一螺合结构形成固定,并再于两扶手的下端部与下支撑杆间,另外以一螺合结构形成固定,在该上、下支撑杆位于两扶手的外侧分别可螺锁一C形夹,各C形夹内可供吊索穿设,而各吊索则吊挂于支架顶部的吊钩上,从而将布面座垫形成悬挂的状态。
顶棚主要设有一遮阳布,其中该遮阳布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侧折叠边,在遮阳布的底部则形成一下折叠边,其中两侧折叠边分别可供两侧架穿设形成支撑,两侧架穿设过侧折叠边后,两侧架的中央段落间由螺锁结构螺固有一支杆,而其中该支杆预先穿设过遮阳布的下折叠边形成撑张,而两侧架的顶部则再嵌接有一横杆,以此遮阳布的顶部则绕弯过横杆而形成粘附,而顶棚的两侧架底端,则可分别插设于布面座垫的两扶手形成固定。
藉此,使用时顶棚可固设于布面座垫的上方,而该布面座垫又以吊索悬挂于支架顶端的吊钩上,使用者乘坐于布面座垫的座垫布上,从而前后摇摆。
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明显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克服了现有摇椅体积庞大的弊病,将之改进成可任意拆卸组合的型式,具有便于搬运、组装容易等良好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扣合结构40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扣合结构50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螺锁结构60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组合式庭院摇椅,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的摇椅由支架10、布面座垫20及顶棚30等三大部份组合而成,其中:
一支架10,该支架10的底部分别设有两根呈L形的左底架11及右底架12,其中左底架11与右底架12互相对接的端部设计成可配合嵌接的形式,而各个左底架11与右底架12的顶部,则分别再嵌接一中继杆13,并于同一侧的两中继杆13顶部,嵌接一呈倒U字形的顶架14,并于两顶架14相对侧面的顶端,分别设置一吊钩15。
一布面座垫20,该布面座垫20的座垫布24的上下两边缘分别穿设有一上支撑杆21及下支撑杆22,上、下支撑杆21、22的两侧,则各跨设有一呈~型的扶手23,而上支撑杆21与两扶手23的上端部,以一螺合结构40形成固定,而下支撑杆22与两扶手23的下端部,则另外以一螺合结构50形成固定,另外两扶手23于上、下支撑杆21、22的外侧,分别可螺锁一C形夹70,各C形夹70内可供吊索72穿设,而各吊索72则吊挂于支架10顶部的吊钩15上,从而将布面座垫20形成悬挂的状态。
一顶棚30,顶棚30主要设有遮阳布31,该遮阳布31的两侧则分别向内对折而形成一侧折叠边32,并于该遮阳布31的底部形成一下折叠边33,其中两侧的侧折叠边32可分别供两侧架35穿设于其中而形成支撑,两侧架35穿设过侧折叠边32后,两侧架35的中段由螺锁结构60螺固有一支杆37,而该支杆37是事先穿设过遮阳布31的下折叠边33,故而得以将遮阳布31的下半部撑张开来,而顶棚30两侧架35的顶部间,则再嵌接有一横杆36,而遮阳布31的顶部则绕弯过横杆36,并经尼龙搭扣34而形成粘附,在顶棚35的两侧架35底端,则可分别插设于布面座垫20的两扶手23形成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锠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欣锠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66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