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速启式防偏扭的多节自动伞无效
申请号: | 96206674.5 | 申请日: | 199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248474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05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光;张荣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太洋伞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25/16 | 分类号: | A45B25/16;A45B2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易咏梅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速启式防偏扭 自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速启式防偏扭的多节自动伞。
常用的自动伞一般于伞中棒的各伸缩管中设有开伞张力弹簧,而上巢与伞中棒的一顶管固接其内部,于是为该开伞弹簧的上簧端所顶持,因此该开伞弹簧在开伞的过程中除需伸张伞中棒的各伸缩管之外,还需挺张、开启各伞支骨以撑开伞布从而进行开伞的动作,这样为了迅速地达到开伞的目的,依据虎克定律,应力与应变呈直线比例关系,必须将整条(或数条串联)开伞弹簧制作得很长,以增加收伞时的压缩弹性能,但依据“轻、薄、短、小”的流行时尚,伞具不可能做得太长,愈短愈好,于是若将开伞弹簧整体系装于伞中棒内部,便会显现其相当的缺点。
而另一种常用的自动伞在伞中棒的内弹簧之外,还在上巢与中巢之间加装一外弹簧,配合内弹簧,用以开伞。但是,在伞具的上部外加弹簧,并未设有其他的限制或导正机构,于开、收伞的操作中,以及在开伞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偏转、扭动的现象,影响开、收伞及开伞使用的稳定性;则伞骨、伞布的持续偏扭也容易损坏伞的机构与组成,减短其使用寿命,尤其在使多节自动伞朝向高级化、精致化发展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前提下,如何精巧短化伞具,加速开伞的速度,且无损于开、收伞的稳定性便成为制伞界所急需突破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有鉴于此,于是进行研究创新,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新颖的速启式防偏扭的多节自动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启式防偏扭的多节自动伞,它包括:一包含有下(内)管、中管、上(外)管及顶管的伸缩式伞中棒;一伞骨装置,由多支伞支骨枢连于伞中棒的上、中、下巢上;一持设于伞中棒内的内弹簧;以及一外弹簧,顶持于上巢及上管的一突缘环间,以驱动、开启该伞,其中上巢固连一顶管,该顶管滑合于伞中棒的一上(外)管之内,该上管横插一滑合于顶管上的一滑槽中的挡销且该挡销挡止内弹簧的上簧端,于是在收伞时收缩伞中棒,收折各伞支骨以压缩内、外弹簧从而蓄积其弹性能;在开伞后,借助于该内、外弹簧的弹力快速拉伸伞中棒,挺张各伞支骨从而迅速开伞,而顶骨的滑槽与上(外)管的挡销间作上、下滑动配合,可以防止伞骨装置对伞中棒的偏扭,保持开、收伞的稳定性,以促进自动伞的安全实用性并增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可由以下配合所附诸图进行的说明中得以清楚地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收伞蓄积弹性能的部份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开伞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各元件的分解示意图。
参阅各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多节自动伞包括:一伸缩式伞中棒1,一枢连该伞中棒1的伞骨装置2,一包括下段内弹簧3i与上段内弹簧3的内弹簧,以及一外弹簧3a。
伞中棒1包括:一下(内)管11,它下连一把手10,把手上弹性地设置一按钮101用以开启本实用新型的多节式自动伞;一中管12,滑合于下管11的外部之上;一上(外)管13,滑合于中管12的外部之上;一顶管14,滑合于该上管13的内部;一上巢15,由销子151插接于顶管14的销孔142从而固接于顶管14的之顶端,以枢连伞骨装置2的顶骨连系骨23的内端231;一中巢16,枢连于伞骨装置2的顶骨21的内端211且滑合于伞中棒1之上;以及一下巢17,枢连于伞骨装置2的下支骨22的内端221且滑合于伞中棒1之上。
图中所示的伞具为三节伞,但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而图示的伞骨装置2亦仅为一实施例而已,它包括:一顶骨21,其在靠近内端211处枢连顶骨连系骨23的外端232,而在外端212处则枢连一中间骨24的内端241,顶骨的中端213枢连于下支骨22的最外端222;下支骨22的外端223枢连一中间连系骨25的内端251;顶端连系骨23则枢连于上巢15与顶骨21之间;中间骨24的最内端242枢连中间连系骨25的外端252,中间骨的外端243则枢连尾骨26的内端261;该尾骨26的最内端262枢连一弹性骨27的外端272,而弹性骨27的内端271则系于顶骨21的外端。
下段内弹簧3i的下簧端31i顶持于下管11的顶端112,而其上簧端32i则顶持于一塞块122的底部,该塞块122嵌塞于中管12的顶部。
上段内弹簧3的下簧端31系于塞块122之上,而上簧端32则顶持于一挡销132,该挡销132插置于上管13的销孔133中,其长度以穿过上管13的外径而小于外弹簧3a的内径为宜。上管13借助于所固插的挡销132滑合于顶管14上的长型滑槽141内,使得其可以上、下相对滑移,从而防止伞中棒1、伞骨装置2的偏扭,而这正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大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太洋伞工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太洋伞工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66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拱形桁架屋面大板
- 下一篇:多功能下肢关节脱位、骨折复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