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纺织筒子架的导线环无效
申请号: | 96206985.X | 申请日: | 1996-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288191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19 |
发明(设计)人: | 朴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银星社 |
主分类号: | D01H13/04 | 分类号: | D01H1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兆先,杨松龄 |
地址: | 韩国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纺织 筒子 导线 | ||
本实用新型总的涉及用于纺织筒子架的导线环,更具体地说,是涉及这种导线环的结构改进,这种结构改进不仅可防止在线脱圈或者重绕时产生扭绞,而且可以在线脱圈时减小线和环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从而增长线的脱圈距离。
在典型的纺织筒子架中,在一个筒子架上安装有多个具有不同直径的导线器,用来在线脱圈或者重绕时对线进行导引。每个导线器具有一个安装在筒子架上的导线器托架。导线器还具有一个固定到该导线器托架上的环形的环夹持器。在该环形的环夹持器上装配有一个导线环以防止导线器在线脱圈或者重绕时不致因张紧的线和导线器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的磨损。典型的导线环一般是由钛或者陶瓷制成的。
上述导线环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导线器的摩损。但是,由于环的结构上的限制,线并不是直线地经过导线环的。也就是说,张紧的线在与环的内表面接触时经过环,因而形成一个椭圆形地盘绕的线迹。处在上述状态的线会扭绞起来,不是被导线器钩住就是缠结在一起而必须剪开。这种典型导线环的另一个问题是在线脱圈时因线和环之间的摩擦力而只能脱开一个短的距离。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纺织筒子架的导线环,在这种导线环中上述问题可以被克服并且在这种导线环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条导线槽。这种导线槽不仅可以直线地导引着线以防止线在脱圈或重绕时扭绞,而且可以适当地减小线和环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以便能将线脱开一个长距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纺织筒子架的导线环,它在其内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条凹槽用于在线脱圈或重绕时导引线直线地穿过环。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线槽是形成在装配在环夹持器内的内表面的最下部分上。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一个斜坡表面从该槽的每一边缘延伸至环的内表面的侧面中间部分,从而在环内形成一个大致为椭圆形的开口。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其他的优点有更清楚的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具有一条导线槽的导线环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导线环的透视图;
图3至图5是图1所示导线环与不同形式的导线器用在一起时的透视图,显示出导线环的工作效应。
图1和2分别显示根据两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纺织筒子架的导线环的结构形式。
在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一条导线槽6形成在导线环4的内表面上。标号5标示环4的大致圆形的开口。
在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一条导线槽11形成在导线环10的内表面上。此外,一个斜坡表面11a从上述槽11的每一个边缘延伸至环10的内表面的侧面中间部分从而形成一个大致为椭圆形的开口12。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导线环的工作效应进行说明。
图3至5示出了与不同型式的导线器一起使用的图1所示导线环4。如附图中所示,导线环4紧密地装配在导线器托架2的环夹持器3内,使环4的导线槽6朝下。上述的导线器托架2以寻常的方式安装到一个纺织筒子架1上。当穿过上述环4的线20以寻常的方式脱圈或重绕时,线20在槽6的导引下直线地经过开口5,这样就防止了线产生扭绞。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导线环中,斜坡表面11a从导线槽11的每一个边缘延伸,从而在环10内形成大致椭圆形的开口12。由于有环10的斜坡表面11a,即使线20经过开口12时偏离槽11,线20也会毫无困难地被导引到导线槽11内。也就是说,斜坡表面11a强制性地将线20导引至导线槽11内,从而使线20在槽11的导引下直线地穿过开口12。这样就防止了线20在通过环10时产生扭绞。另外,由于开口12的构形和线20的重量,在线20和环1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得以减小,因此环10就增长了线的脱圈距离。
上述导线环上也可以设置两条或更多条的导线槽。带有两条或多条槽的导线环在将环装配入夹持器内时可以更为容易地与导线器的环夹持器装配在一起。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结构上有改进的用于纺织筒子架的导线环。本实用新型的导线环设置有至少一条在其内表面上形成的导线槽。由于上述导线槽,线在脱圈或重绕时在槽的导引下直线地穿过环,这样就防止了线出现摩擦扭绞。当一个斜坡表面从槽的每个边缘延伸至环的内表面的侧面中间部分上,在环内就形成一个大致为椭圆形的开口。在具有椭圆形开口的导线环内,线与环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得以显著地减小,从而增长了线的脱圈距离。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线槽的导线环可为使用者带来方便。
虽然为了说明的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但是,熟悉本行业的人都知道,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所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是可以作出各种变更,添加和替换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银星社,未经株式会社银星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69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