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昆虫诱捕器无效
申请号: | 96207198.6 | 申请日: | 1996-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97056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启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启洋 |
主分类号: | A01M1/00 | 分类号: | A01M1/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凡彬 |
地址: | 4441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昆虫 诱捕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昆虫诱捕、灭杀装置。
目前诱捕、灭杀昆虫分为两种:一是传统式捕捉法,主要是人工挖掘、药物诱捕,其效率低下,危险性大;二是电子诱杀昆虫装置如专利公报第10卷第19号公开的一种由支承框架、高压发生器、金属栅网和引诱装置组成的多功能诱杀昆虫装置,其中高压发生器带有隔离变压器,金属栅网采用盘旋型结构,引诱装置有发音器,小型光源和铒料。升压电路输出直流高压于金属栅网上,在栅网下设置引诱装置,有害昆虫在接近引诱倍压装置过程中触及电网遭电击死亡,公告号CN2164179Y,具有杀虫高效、多功能等特点,但其结构复杂、成本高、不具备诱捕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价格低廉,便于普及推广的,由盛装诱饵的穿孔外箱体组成的昆虫诱捕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昆虫诱捕器,其主要结构是:一个穿孔外箱体3,穿孔外箱体3上设置与穿孔连接的昆虫进入单向阀9,穿孔为昆虫出入孔和透气孔5,外箱体3上设置有出入孔5和与出入孔5相应的开闭板7,外箱体3上设置过线孔6,出入孔开闭控制线8穿过过线孔6与设置于外箱体3内表面的开闭板7活动连接。外箱体由上下两球冠扣合组成,连接件4连接并固定上下两球冠。外箱体3顶端设置指示线和接线环。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由盛装诱饵的穿孔外箱体组成,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外箱体上设置指示线及接线环,可供埋入地下作指示,或挂在树木、建筑物等物体上,使用方便,同时由于诱饵在容器内,减少和避免农药对农作物的污染,可多次使用,使用寿命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指示线,2、接线环,3、外箱体,4、连接件,5、出入孔,6、过线孔,7、开闭板,8、出入孔开闭控制线,9、单向阀,10、出入孔,11、连接件,12、螺钉。
本实用新型由指示线1与接线2或外箱体3连接,指示线1用于诱捕器埋入地下或置入地表时指示昆虫诱捕器的位置;接线环2用于悬挂诱捕器于树木、建筑等物体上和用于连接指示线。外箱体3上设置过线孔6,出入孔开闭控制线8穿过过线孔6与设置于外箱体3内表面的开闭板7活动连接,其它开闭板的连接与之相同;螺钉12将开闭板7与外箱体3活动连接,出入孔10与开闭板7相应。外箱体3由上下两球冠扣合后,用连接件4连接固定上下两球冠的开口边缘而成。使用时,将连接件4拔出,打开诱捕器,放入饵料,调节出入孔5,使其是开通状态。然后扣合上下两球冠,还原连接件4,提起指示线1与出入孔开闭控制线8,使两线高度一致。捕得昆虫后,提升出入孔开闭控制线8封闭出入孔10,置诱捕器于薄膜袋中,拔掉连接件4,打开上下两球冠,倒出昆虫,取出诱捕器重新使用。
另一实施例是不设置出入孔开闭控制线8和开闭板7,增设单向阀9,单向阀9为软网状体,仅供昆虫单向进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启洋,未经郑启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71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