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备增氧吸氧净化空气功能的空调器无效
申请号: | 96207263.X | 申请日: | 199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266091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29 |
发明(设计)人: | 苏俊;李强;丁艳坤;王建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东雁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吸氧 净化 空气 功能 空调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富氧发生器的空气调节器,特别是一种能增加密闭室内含氧浓度,使其高于自然环境标准氧浓度(20.9%),并提供人工吸氧接口,同时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的空调器。
目前,传统的空调装置只能调节室内温度而不能调节室内空气的成分,因而造成密闭空间内氧气含量的不断下降;同时,传统空调空气交换率低,再加上空气污染源的存在,使室内空气品质更为恶化。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现代人的“空调病”如:周身不适、头痛、胸闷、失眠疲倦、易患伤风感冒、咽喉炎等,大都是由于传统空调房间内空气品质差及缺氧所致。
为解决上述问题,近些年出现了把传统空调器与空气净化器配合使用的情况。这样虽可使室内空气得到净化,但却不能使封闭的空间内补充氧气排出“废气”;另外,也出现了使用换气机或其它方式强制引入室外新鲜空气的方法来维持室内的氧浓度。然而上述方法都未能真正解决增加室内氧气浓度的问题。虽然近来有些专利介绍了一些富氧空气调节器,其制氧方式均使用膜分离法,由于膜分离空气需要较高的工作压力,且膜片需要经常更换或再生等问题的存在,使这种方式制氧装置在达到工业化生产程度上仍有一定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变压吸附分离方法制氧的空气调节器,以增加室内的氧气浓度,并净化室内空气。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在由室内机3和室外机组2组成的传统的空调器上装有变压吸附分离制氧机1,室内机3外壳上的进风口旁安有氧气浓度传感器4;
其中,变压吸附制氧机1由进气过滤器11、空气压缩机12、及若干阀门分别连接的两个分子筛吸附塔13、14组成,变压吸附制氧机1的进气口由输气管5与室内机3的进气口相连,两个分子筛吸附塔13、14的另一端有废气排出口9。
本实用新型增氧净化过程是这样运行的:在传统的空调器室外机组2上的变压吸附分离制氧机1通过进气管路6将室内空气吸入,通过室内机3内的滤网进行第一次过滤;然后空气再进入制氧机1的进气过滤器11中,进气过滤器内装有活性碳、纤维、海棉等过滤材料;过滤后的空气再经空气压缩机12压缩后,由相关阀门分别依次供至两个分子筛吸附塔13、14,通过吸附、解吸、均压三个阶段后产生的氧气,经输气管5送至室内,而吸附的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废气则通过废气排出口9直接排至室外大气。室内机3上进风口旁有氧气浓度传感器4,它可定时检测室内氧气浓度,当浓度低于一定值时,将自动启动制氧机1运行,以增加室内氧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增氧、净化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图1、室内机3与室外机组2示意图。
图2、变压吸附分离制氧机原理示意图。
图3、三通转换阀7示意图。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室内机3和室外机组2组成,室外机组2上有制氧机1,通过室内机3及进气管6吸入室内空气,并通到制氧机1内,产生的氧气经输气管5,送入室内,或接上人工吸氧管直接供人使用,室内机上的氧气浓度传感气4将依据室内氧气浓度值自动启闭制氧机1。
如图2所示,制氧机吸入来自进气管6的空气后,经进气过滤器11过滤,空气压缩机12压缩,由相关阀门分别依次供至两个分子筛吸附塔13、14,经吸附、解吸、均压后产生的氧气由输气管5送入室内,氮气等废气通过排气口9排至室外大气。
如图1和图3所示,在输气管5上装有一个三通转换阀7,当室内的人想吸氧时,可以转换三通转换阀7,进行吸氧。三通转换阀7是这样构成的,三通转换阀7端头21接制氧机输气管5,端头22接室内机3,端头21,22内径相同;端头23接人工吸氧软管,其内径尺寸应满足由此端头23输出的氧气浓度大于由端头22输出氧气浓度的两倍条件,控制手柄24为转换端头22或23输出的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未经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72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