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释压分离机无效
申请号: | 96207387.3 | 申请日: | 1996-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25530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04 |
发明(设计)人: | 曾广台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广台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颖虹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永和***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分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释压分离机,它属于水处理设备。
目前,工业废水、污水的处理还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它不仅设备复杂、成本高、且占地面积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组合式释压分离机,它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式释压分离机由释压分离管(槽)、负压分离管(槽)及气压与液压加压部件所组成;释压分离管(槽)一侧通过连通管与负压分离管(槽)连接,另一侧与均压管连接;均压管与释压分离管(槽)之间的管路上有气液流体入口;均压管顶部设有调压阀,而底部连接加压泵,加压泵一侧的管道上设有气体入口和凝集剂入口。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组成的各主要部件不仅可组合成多段式的释压分离设备,也可独立组件利用,加压释压使液体净化、加速分离;体积小,操作简单,处理速度快,效果好;此外,成本低,可适用于自来水厂与工业废、污水处理厂。
下面通过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结构图。
图中:1释压分离管(槽),2负压分离管(槽),3加压泵,4液体入口,5气体入口,6凝集剂入口,7均压管,8调压阀,9气液流体入口,10上浮物出口,11连通管,12视窗,13沉淀物出口,14流体出口,15负压出气口。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包括一释压分离管(槽)1,一负压分离管(槽)2,一加压泵3;释压分离管(槽)1面上有视窗12,一侧有上浮物出口10,而其一侧下端通过连通管11与负压分离管(槽)2连接;另一侧下端与均压管7连接,负压分离管(槽)2顶端设负压出气口15,中段有流体出口14,底端有沉淀物出口13,均压管7与释压分离管(槽)1之间的管路上开有气液流体入口9,均压管7顶端设有调压阀8,而底部连接加压泵3,加压泵3一侧液体入口4的管道上设有气体入口5和凝集剂入口6。
如图2实施例2中所示;为两套串联连接,在释压分离管(槽)1的侧面又串联一释压分离管(槽)1的全套附属部件。图中的释压分离管(槽)1的设计,如实施例1是根据液体流量大小和气体的溶入量而决定分离管(槽)的长度和直径的大小;当液体进入管中时因释压的减压作用气体急速上浮,因此释压分离管的上部段落大部份为含泡沫的气相现象,中段部位则呈气液混合相,下段为含泡沫的液相现象,而液体中所含的杂质径由微气泡的浮力作用及添加的凝集剂的作用,径由上端的上浮物出口10排出。而负压分离管(槽)2的设计是根据与释压分离管(槽)1连接成为U形的连通容器;而负压分离管(槽)2的主要作用是沉淀释压分离管(槽)1下层液的粗粒杂质,和控制释压分离管的液面。释压分离管(槽)1的下层液由液体口14流出,负压分离管(槽)2设的负压出气口15作用是操作负压用,兼有液体脱气功能,沉淀物可径由沉淀物出口13排出,连通管11的作用是连通释压分离管(槽)1和负压分离管(槽)2。
如图3实施例3中所示;释压分离管(槽)1的全套附属部件可独立组件使用,进行释压分离,可迅速产生气液分离效果,兼具混合、暴气或反应器功能。
如图4实施例4中所示;负压分离管(槽)2可与加压泵3、均压管7串联使用,具有液面定位及脱气作用。
根据需要可组成多段式套装设备,形成加压、释压、负压等可重复过程;也可与传统设备相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广台,未经曾广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73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轮胎充气筒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全无油润滑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