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车体与车门之间的遮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6207873.5 | 申请日: | 1996-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2600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景 |
主分类号: | B60R27/00 | 分类号: | B60R27/0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大珠 |
地址: | 台湾省高雄***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体 车门 之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遮雨装置,尤指一种可装设在汽车车体与车门之间,提供在雨天乘员进出车时不被雨水淋湿的装置。
现有的进出汽车遮雨蓬,如图9所示,它包括有一卷筒、集水瓶、后盖、固定片及强力吸盘,其卷筒内部之承载架上设有一锥形卷轴,卷轴上附有一布帘,而布帘上有数条松紧带,利用锥形卷轴使布帘得以向外拉伸成扇形面积,作为遮雨。如图10所示,它包括有一圆锥形滚筒,藉其锥体状与固定于一侧的扇形遮雨棚布之滚卷接合,可张开与卷收,使之形成自动遮雨棚。上述两例,在使用中有诸多不便,如在关闭车门时藉卷轴或滚筒的转动卷收遮雨布帘,常会发生卡塞现象,很少能一次卷收成功,常需多次操作才能完成。不但麻烦,反而增加了被淋湿的机会,而且卷收时不可避免地将雨水带入卷筒,再次打开时,又被带出溅落。另外,遮雨蓬的设计只是遮住顶部,对车门前侧部份则完全没有遮挡,在顶风条件下仍有被雨淋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结构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较好遮雨效果,且展开收缩自如,安装拆卸亦很方便的汽车车体与车门之间的遮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结构包括一遮蔽物、两卷收盒及扣结组件,其中:遮蔽物是由—主翼部连接一侧翼部而构成一呈扇形之布帘,主翼部的两侧分别设有骨条,且于该翼部里侧设有多枝伞骨,各伞骨两端突伸出于主翼部的两侧,并设有圈环,另延伸接于主翼部旁侧的侧翼部之两侧亦设有骨条,且该翼布面上配合主翼部之伞骨的间距排列而设置有数条折叠线,可使侧翼部折合,另侧翼部的里侧适当距离设有数条松紧带;卷收盒,其盒内之卷簧转轴上缠设有卷线,卷线分别穿过主翼部各伞骨的圈环,且始端与末端之伞骨圈环固接,藉卷线之卷收、拉伸令主翼部折收、展开;扣结组件是由钩片、扣片、钩条及扣条组成,它扣结于汽车车体与车门之顶部及前侧缘边之间,出入者在打开车门时,即牵动卷线使遮蔽物渐展呈一拱伞遮蔽体。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组装于车门与车体门框呈使用状态之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遮蔽物展示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扣结组件之钩片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扣结组件之扣片外观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扣结组件之钩条、扣条外观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与车门呈扣结使用状态之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与车体门框呈扣结使用状态之示意图;
图8是车门与车体合闭,本实用新型之遮蔽物被折收于其间内藏之示意图;
图9是现有技术使用实施外观图;
图10是另一现有技术使用之实施外观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车体与车门之间的遮雨结构」,是安装设置在汽车车体(1)与车门(2)顶部及前侧缘边之间,以使在打开车门(2)的瞬间可自动展开一遮蔽体,而提供在撑展、收合雨伞时,防止被雨水淋湿。其结构包括有一遮蔽物(3)、雨卷收盒(4)及扣结组件(5)等构件。
如图2所示,遮蔽物(3)是由一主翼部(30)连接一侧翼部(31)而构成一大致呈扇形且可作折叠收合之布帘,其中,主翼部(30)的两侧缘边处分别设有骨条(32)(33),且于该翼布面里侧上安排设有多枝伞骨(34),以使主翼部(30)布面作可折叠收合,而各伞骨(34)的两端分别突伸出接连于主翼部(30)左侧的侧翼部(31),其布面的两侧缘亦分别设有骨条(35)(36),且翼布面上并配合主翼部(30)伞骨(34)间距排列方式,而设置有若干条折叠线(310),以使侧翼部(31)布面可作折叠收合,并于侧翼部(31)的里侧采适当距离再缝设三条松紧带(37)。
卷收盒(4),其为一内部绞接有卷簧转轴(图中未显示)的盒体,且于卷簧转轴上并缠绕环设有卷线(40)所构成,以作拉伸、卷收遮蔽物(3)之动力,有关卷收盒(4)内之卷簧转轴之结构设置,是运用现有之技术,故本文在此不再多作赘述;卷收盒(4)设于遮蔽物(3)之主翼部(30)骨条(32)的外侧处,藉其卷线(40)分别穿过主翼部(30)各伞骨(34)的圈环(340),而卷线(40)之始端与排列于末之伞骨(34)的圈环(340)固结,则能藉由卷线(40)的卷收、拉伸达到令主翼部(30)布面被折收、展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景,未经刘文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78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