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滑轨道门的新型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09045.X | 申请日: | 199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25287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4-23 |
发明(设计)人: | 曹光武;李世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朗瑞尔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23 | 分类号: | E06B7/23 |
代理公司: | 祥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秦月贞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轨 道门 新型 密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滑轨道门的新型密封装置,适用于上滑轨道门门扇与洞口上部及门扇与洞口两侧的密封。
关闭后的上滑轨道门在门扇与洞口上部、洞口两侧及地面之间均有间隙,在各段门扇之间也有间隙,为使上滑轨道门具有防风、防雨、防尘等功能,在各间隙部位均采用了相应的密封装置。其中图1所示的门扇与洞口上部即过梁下沿的密封装置。图2所示的门扇与洞口两侧墙的密封装置都是用外面涂漆的木线(即装饰木条)压在密封胶条上,钉入洞口内口的过梁和墙上。
上述结构存在如下的问题:
1.固定木线的钉子大了,钉帽外露,不美观,且易锈蚀;钉子小了,连接强度差,易脱落,密封不可靠;
2.木线易开裂,且受潮后易变形;
3.木线与胶条钉上后不易保证平直,安装难度大;
4.由于木线钉在洞口内的过梁和侧墙上,使洞口内尺寸略有缩小,且运动物体(如汽车)进、出时容易碰伤木线,划伤漆膜,既影响密封,又影响美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不易变形、美观、固定于室内侧面的上滑轨道门的新型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
洞口上部:本实用新型由铝合金压线与塑胶条组成,铝合金压线与过梁室内侧面相固连,压线下端设置开口圆筒槽,塑胶条中部呈空心圆筒形,与门扇上部的外侧面相密贴,密贴后成扁圆形,其作用是,靠空心圆筒形塑胶的弹性恢复力使门扇顶部外侧面与过梁之间的间隙得以密封。塑胶条的上臂端设置成圆柱体,嵌入铝压线的开口圆筒槽内,塑胶条横臂的上面与过梁下沿相密贴;
洞口两侧:由铝合金压线与实心塑胶条组成,铝合金线与洞口两侧墙室内侧面相固连,实心塑胶条上部设置成圆柱体,嵌入铝合金压线下端的开口圆筒槽内,实心塑胶条横臂与侧墙相密贴,自由状态下与横臂间约成150°角的斜臂端部断面呈半圆形,与门扇外侧面相密贴。密贴后两臂夹角约成120°角,靠实心塑胶条的弹性恢复力使门扇外侧面与洞口两侧墙间的间隙得以密封。
图1是现有门扇C,过梁A与密封装置连接的纵剖视图。
图2是现有门扇C,侧墙B与密封装置连接的横剖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门扇C,过梁A与密封装置连接的纵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门扇C,侧墙B与密封装置连接的横剖俯视图。
结合附图3及附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实施例说明如下:
见图3,洞口上部:由铝合金压线1与塑胶条2组成,铝合金压线1与过梁A的室内侧面相固连,压线下端设置开口圆筒槽11,塑胶条2中部呈空心圆筒形22,与门扇C上部的外侧面相密贴,塑胶条的上臂端设置成圆柱体21嵌入铝合金压线1的开口圆筒槽11内,塑胶条横臂23的上面与过梁A的下沿相密贴,铝压线1与塑料条2的长度约等于门扇宽度;
见图4,洞口两侧:本实用新型由铝合金压线1及实心塑胶条3组成,铝合金压线1与洞口两侧墙B室内侧面相固连,实心塑胶条3的上部设置成圆柱体31嵌入铝压线1下端的开口圆筒槽11内,实心塑胶条的横臂与侧墙B相密贴,自由状态下与横臂32间约成150°角的斜臂33的端部断面呈半圆形,与门扇C的外侧面相密贴,密贴后两臂间的夹角约成120°角,铝压线1与实心塑胶条3的长度约等于门扇C的高度;圆柱体21及31的直径均小于开口圆筒槽11的内径,均大于开口圆筒槽11的开口宽度。
1.安装位置移到洞口室内一侧的立面上,钉子固定处不会因雨淋而锈蚀,丝毫不影响洞口的内廓尺寸,不会出现运动物体碰、划伤密封装置表面从而影响密封和美观的现象;
2.铝型材平直度高,外表面有装饰用的纹线,经电氧化处理后,美观、耐腐蚀、不变形;
3.安装方便,只需将塑胶条嵌入铝合金压线的开口圆筒槽内,不会脱落,密封可靠,提高了施工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朗瑞尔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朗瑞尔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90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胸腔快速穿刺引流套针
- 下一篇:电子考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