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阶段行程式过滤脱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09224.X | 申请日: | 1996-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258092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杨裕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裕辉 |
主分类号: | B01D33/04 | 分类号: | B01D3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军,李丕达 |
地址: | 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阶段 行程 过滤 脱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作业设备,尤指一种全自动的采用阶段行程式将固液混合物分离的装置。
在多种行业的制造过程或废水处理程序中,固液混合物分离的需求经常发生。传统上对于这些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的方法约略例举如下:
一、过滤法,请参阅图7所示:
它是将待分离的固液混和物经由泵90加压至过滤桶91内,液体透过滤料92由出料口93排出,固体形成滤渣94停留于滤料92上。此法需经常对累积滤渣进行反洗,故产生高浓度废液,相当难以处理(相当的方法不再赘述)。
二、板框式过滤脱水法,请参阅图6所示:
其是在对应的板框8内面设有滤布80,且对应的板框8内面形成有凹空81,如此将滤泥注入滤布80间,供板框8夹挤使滤渣水份经滤布80过滤,由板框8的排水孔排出,而泥渣则在板框8内,待分开后落下。由于泥渣本身即具有较大的粘着力,所以滤干的滤渣易附着在滤布80上不易脱落,而必须额外以人力将其刮落,徒增使用上的不便,此外滤布80表面亦容易残留滤渣,且此类设计无法清洗滤布80,故大幅度降低过滤效果,其功效仍不理想,有待改进。
三、带压式过滤脱水法,请参阅图1所示:
它是在一主滚轴10及若干副滚轴11间穿设一过滤带12,并且在下方滚轴11的邻近处设一刮刀13所构成,待分离的固液混合物14可由过滤带12输送至滚轴10、11间进行碾压,使水份得以排出,而固态物则由刮刀13刮落至输送带15上予以排出收集,而过滤带12上附着的残余固型物则由喷洗设备16清除之。该装置虽可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但受限于固液混和物极易流动的特性,滚轴10、11进行压碾时混合物极易由过滤带边缘侧漏而降低处理量,且固态成份的滤干程度亦难令人接受,因此常造成操作上的困扰,其实用效果仍不完善,有待改进。
有感于上述常用过滤脱水装置尚存在不少缺陷,本创作人乃再经详细思索,并考虑实际使用状况,几经试做,终以本实用新型弥补了常用过滤脱水装置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阶段行程式过滤脱水装置,供以将固液混合物集中于一限制空间内进行过滤浓缩,待浓度提高后再施以高压促使残余液体分离,而固体部份可形成预定形状输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机台2,供各部件安装及定位;一下固定承座6,它设置在机台下方适当位置,其表面平整,并开设有预定数目的透水孔62;一过滤带组3,它由预定数目的滚轴30围设一过滤带31所构成,并能依程序前进,且该过滤带上方贴复在下固定承座6上方;一外盖4,其上方连接设置在机台上的驱动缸40,且其底面可与下固定承座6极为平整密合,并在接触位置设有防漏环7,此外在外盖4的壁上又设有注入口42,它连接输泥管41;一活动压板5,它安装在外盖内部,且顶面连设有一活动压板驱动缸50,该活动压板可与下固定承座6表面相密合。上述下固定承座6下方接设有一承水盘21,以方便承接分离出的水份。上述过滤带组3内设有一喷洗设备16以清洗过滤带。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设备采用了全自动程序控制,大幅度提高了固液分离效果与分离效率,而且固态物具有预定的形状及令人极为满意的干燥度,所分离出的液、固态物运输、处理更为方便,设备易清洗,故能保持现场清洁。
图1是带压式过滤脱水法所用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压板对固液混合物施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压板抬起后,所形成的固态物滤渣,即将被过滤带输送走的示意图。
图6是板框式过滤脱水法所用设备的示意图。
图7是过滤桶过滤脱水法设备示意图。
上述图2、3、4、5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2、3,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一机台2、一过滤带组3、一外盖4、一活动压板5、一下固定承座6、一喷洗装置16及一承水盘21所构成。其中:机台2是供各部组件之安装及定位。该下固定承座6设置在机台2下方适当位置,其表面平整并开设有400个透水孔62。而过滤带组3,是4个滚轴30围设一过滤带31所构成,并能依程序前进,且该过滤带31上方贴复在下固定承座6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裕辉,未经杨裕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92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织机定长定位停车自控装置
- 下一篇:组合式导向浮阀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