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箱无效
申请号: | 96209712.8 | 申请日: | 1996-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259317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13 |
发明(设计)人: | 姜思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思义 |
主分类号: | B60K15/03 | 分类号: | B60K1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旭荣 |
地址: | 4653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箱,尤其是各种车辆上使用的油箱。
目前国内车辆上使用的油箱结构多是螺旋式油箱盖连锁、平盖式明锁油箱盖,国外车辆上使用的多是带杆式油箱盖锁、翻压式油箱盖明锁,以上产品存在以下缺点:①进入加油站时,司机必须从身上拿出钥匙开锁后才能进行加油,加完油后锁好油箱方可离开,油箱盖和锁常会被遗忘掉;②中途验油时,也需拿钥匙开锁,且测油准确度低;③开锁次数多,需经常换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内置锁式油箱,它使司机方便地加油和测油,同时油箱还可提高防盗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带提手(6)的漏管座(5)的凹口搭在油箱口管(4)对应的凸起上,一端带凸起的测油杆(11)穿过漏管座(5)伸向油箱箱体(1),漏管座(5)通过其上的抽屉锁(13)固定在油箱口管(4)的凸起上方,油箱口管(4)上端通过一连接耳(7)与一端带钩的油箱盖(10)相连,油箱口管(4)外壁上固定与油箱盖(10)钩配合的钩筒(14),钩筒(14)内弹簧(16)通过T形销(15)固定其中。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内置锁、外加盖式结构,使油箱具有以下优越性:
①制作简单、设计合理:把经常开锁和不经常开锁使用部分既分开又溶为一体,既有加固防盗性能,又延长了锁和油箱盖的使用寿命,减少开锁次数,节省开锁时间,使油箱盖和测油杆不会被遗忘掉,并提高了测油准确度。
②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加油或测油时不用拿钥匙开锁,加油站人员只用一只手,几秒钟就能打开盖加油。修理汽车需用油时,司机用一只手,在一分钟内就能将漏管、漏管座和抽屉锁方便取出或装上,取出油箱内的油。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油箱的结构图。
图2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油箱的结构图的A向视图。
下面结合图1、图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由箱体(1)、漏管底网片(2)、漏管(3)、油箱口管(4)、漏管座(5)、提手(6)、连接耳(7)、连接销(8)、密封圈(9)、油箱盖(10)、测油杆(11)、铆钉(12)、抽屉锁(13)、钩筒(14)、T形销(15)、弹簧(16)、V形座(17)等构成。
油箱口管(4)焊接在油箱箱体(1)上,在油箱口管(4)上方挤压出对称的4个凸台,带提手(6)的漏管座(5)有与之对应的4个凹口,凹口搭在油箱口管(4)对应的凸起上,漏管座(5)上固定一抽屉锁(13),把漏管座(5)固定在油箱口管(4)的凸起上方,一端带凸起的测油杆(11)穿过漏管座(5)伸向油箱箱体(1),该凸起可防止测油杆被拉出或丢失,漏管(3)的底部焊有漏管底网片(2),油箱口管(4)上端通过一连接耳(7)、连接销(8)与一端带钩的油箱盖(10)相连,油箱盖(10)内装有耐油密封圈(9),油箱口管(4)外壁上固定与油箱盖(10)钩配合的钩筒(14),钩筒(14)内弹簧(16)通过T形销(15)固定其中,并通过V形座(17)固定在油箱口管(4)的外壁上。漏管(3)焊在漏管座(5)上。
加油时,搬开钩筒(14)的挂钩,掀开油箱盖(10),将油枪嘴插入漏管(3)内即可往油箱箱体(1)内加油,不必打开抽屉锁。同样,测油时,拉起测油杆(11)即可。当需用油箱中的油时,打开抽屉锁(13),拉提手(6)即可将漏管(3)、漏管座(5)及抽屉锁(13)取出,方便取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思义,未经姜思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97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