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球运行演示仪无效
申请号: | 96209780.2 | 申请日: | 1996-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24890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05 |
发明(设计)人: | 方展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展江 |
主分类号: | G09B27/08 | 分类号: | G09B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军,李丕达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球 运行 演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球运行演示仪,尤其是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从而引起的昼夜、四季变化现象的教学及科普用演示仪器。
无论是在中学地理教学还是在科普教育中,一般依靠挂图和简单的教学用具对地球的运行及昼夜、潮夕及四季变化的讲解,往往缺乏自然形象,不易被学生接受,由于缺乏形象性,很难对这些自然现象有清楚的讲解,使本应富有生气的学科变得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佳。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人曾在1986年研制成功过一种地球运行演示仪,该仪器获得国家教委授予的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该已有技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背景,它已经基本上解决了形象性、趣味性的问题,但是仍然有几点不足。
首先,原有演示仪是在一个黑白各半的内球外又装有一个共心的透明地球仪,其次,由于这种外层设置地球仪的方案,使其转动机构的设置变得十分复杂,所用齿轮及其它机械部件过多。而且,由于设计上有太多的不标准的部件,这使该已有技术中的运行仪产生配件困难,难以普及和提高质量。
其次,由于透明地球仪着色的透明度不易满足要求,不仅影响外观,而且与黑白球配合使用也影响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克服已有技术上述不足的的地球运行演示仪,它能够十发清楚、形象地演示地球四季形成、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五带划分、南北回归线阳光直射等一系列地理教学中很难用语言讲清楚的自然现象,同时使所要演示的主题更为突出节构简化制作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地球运行演示仪包括有构成演示仪的主要部分的两个同心球体,其内球体是一个地球仪,套在该地球仪的外层的是由浅灰、无色各半球构成的外层透明球,在所述双层球的下方是支撑该双层球并为之提供传动的球座;还包括一个轨道板圈,它由六块弧形板拼接而成,每块均分占60°的弧角,宽度是170mm圈上有导向齿条和节气名称; 以及一个与该地球运行仪配合使用的示意用小太阳,它由一支座支撑, 其球心与地球仪的球心等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地球运行演示仪作具体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地球运行演示仪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地球运行演示仪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地球运行演示仪球座的底视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板圈示意图;
图5是配合地球运行演示仪使用的示意性小太阳,
参见图1,它示出本地球运行仪的外观直视结构, 它包括由地球仪构成的内球1,套在地球仪外且与该地球仪1同球心的外层透明套球2,该套球是由无色半球和浅灰透明半球构成的,两球可以按照自己的运动轴作相对旋转运动。其中地球仪在内以赤道座标运动,用来表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而透明球按黄道座标运动,用来显示地球仪的背日面和向日面,从而把地球复杂的空间运动分解成单一运动的合成。由内球1和外球2形成的套球结构通过支撑柱19与控制传动球座12相连接。在该控制传动球座上装有一个与图4所示图案相对应的节气盘,它以所说的支撑柱同圆心并与之同步转动。球座上有对整个地球运行演示仪进信控制的按钮10,整个装置由若干个转向胶轮所支撑,该胶轮是在图4所示轨道板圈上运行的。
参见图2,它是本实用新型的地球运行仪的截面图。它更详细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地球运行演示仪的机械构成。尤其是更清楚示出了控制传动球座内和支撑柱19内的机械结构。由图中可见,由内置地球仪1和外套透明球2组成的套球结构的运动是由在控制传动球座内的动力机械传动机构经过在支撑柱19内的多层轴套传送的驱动力所驱动。而且,通过整个齿轮传动机构还将电机的动力传送到各个运动部分使它们按需运动。具体地说,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其控制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齿轮15、运行胶轮16、地轴定向介轮17、地轴定向齿轮18、地球仪自转齿轮4、节气盘传动齿轮6、机芯底板和多层轴套7内的地轴定向传动杆8。按图2所示,电机14的动力经过齿轮传动分别送到减速齿轮15、胶轮16、地轴定向介轮17、地轴定向齿轮18以及地球仪自轴齿轮4、节气盘转动齿轮6,以便分别驱动地球仪自转、地轴定向、节气盘旋动以及胶轮旋动。图2中的动力源是干电池或蓄电池,它放置在图2的电池仓5中。
图3是图2中的控制传动球座的底视图。从该图中可以另一角度更清楚地看到电机传出动力经过传动变速齿轮组传到本地球运行演示仪的各部分的关系过程。电机14产生的动力从该电机上直放的齿轮传出,经过中介减速齿轮的减速逐级地送到地轴定向介轮、地轴定向齿轮以及胶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展江,未经方展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97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强力磁化电饭锅
- 下一篇:一种甲壳式牵引电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