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铰接顶梁梁体及接头的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6209799.3 | 申请日: | 199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259489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13 |
发明(设计)人: | 金福耀;王家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肥城矿务局曹庄煤矿 |
主分类号: | E21D17/08 | 分类号: | E21D17/08 |
代理公司: | 煤炭工业专利事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蕴 |
地址: | 2716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铰接 顶梁 接头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井支护用,且与单体液压支柱配套使用的金属铰接顶梁的接头改进。
目前被广泛用于煤矿井下普采工作面的这种金属铰接顶梁,即B型顶梁,其梁体为双π型钢对焊结构,与接头连接的梁体一端上、下表面上各开有塞焊孔,用于实现梁体与接头间的焊接。虽然这种顶梁的强度设计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由于在实际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和影响,这种金属顶梁的梁体与接头结合部相连接的强度往往不能保证,井下使用中接头开焊造成顶梁失效现象严重,而该型顶梁一旦接头开焊因卡坏梁端结合部又难于修复,故增大了顶梁的报废量,也直接影响了煤矿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上述顶梁梁体与接头的连接结构,以提高其抗弯强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接头插入梁体部分的标准插入长度延长10mm以上,最好是延长20mm;同时将组成该梁体的上π型钢与接头连接端的上表面保持完整的表面,即取消原梁体的上π型钢接头端的塞焊孔的结构形式,使接头与梁体的上π型钢端头沿内侧实施三面角焊,即用保持梁端π型结构的完整来提高其抗破坏的能力。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地提高梁体与接头结合部的整体性能,从而明显改善并增强了该顶梁的承载能力,也大大延长了该梁的使用寿命,既降低了煤炭直接材料成本,又为煤炭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此外,该梁体与接头结合部连接的这种改进,简单易行,效果显著,且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为B型顶梁的梁体与接头结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的A-A剖面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是在标准的B型金属铰接顶梁的基础上对其梁体与接头的连接结构进行的改进。为了加强该顶梁的抗破坏能力,除了对顶梁的材料、制造工艺过程严格把关之外,还对该梁体2的端部和接头1联接处进行了必要的改进,其中包括在适当延长接头1长度的同时保证梁体上π型钢与接头连接部分的上表面是一个完整的表面,也就是说,取消标准常规梁体上π型钢端头开设的塞焊孔,使接头与上π型钢端头沿内侧实施三面角焊,以保持梁端π型结构的完整,而其与下π型钢的连接结构不变,从而实现了提高梁体与接头结合部整体性能的目标。在本实施例中,取接头插入梁体部分的长度延长20mm。经试验证明,这种改进,插入长度合理,焊接牢固,有效地增加了接头与梁端的结合强度,因而使该结合部的承载能力明显提高,损坏率大大降低,减少了因更换坏梁而进行的无效劳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除此之外,这种改进既简单易行,又减少了梁体端头冲孔的工作量,使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更加趋于合理。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必将对煤矿企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肥城矿务局曹庄煤矿,未经肥城矿务局曹庄煤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97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整体扳转之无螺丝式接线端子组
- 下一篇:一种电液操纵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