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结构溴化锂式制冷机无效
申请号: | 96209926.0 | 申请日: | 1996-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256998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陆朝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朝强 |
主分类号: | F25B15/06 | 分类号: | F25B15/06 |
代理公司: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希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体 结构 溴化锂 制冷机 | ||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用于制冷、采暖、供热等的分体结构溴化锂式制冷机。
传统的溴化锂制冷机所采用的热交换器均是采用普通列管式冷却器结构设计,因其管道过长,都采用卧式安装结构:其整体体积庞大,耗材多,热交换效率低,而且不方便运输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热交换效率高、节材节能且便于运输安装的分体结构溴化锂式制冷机。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样的;将冷凝器5、蒸发器7和吸收器9制成各自独立的内含高效冷却器的分体直立式封闭容器,其间按工艺流程需要通过管道和水泵进行连接组合,而冷凝器5、蒸发器7和吸收器9内均有采用本发明人获得中国专利(专利号:94245090.6),其冷却管内旋转有呈螺旋线张开的锥状芯片的冷却器,因而热交换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能满足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要求。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冷却器体积能大大缩小,因而冷凝器5、蒸发器7和吸收器9可制成体积小且各自独立的分体直立式封闭容器,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整体可拆装分散运输,在现场装配,占地面积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热效率高、节材节能,便于运输安装。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是由发生器2、冷凝器5、蒸发器7、吸收器9、热交换器14、管道及水泵组成。
发生器2、冷凝器5、蒸发器7、吸收器9和热交换14均为各自独立内含高效冷却器的分体直立式封闭容器,内部均采用本发明人已获得中国专利(专利号:94245090.6)在冷却管内放置有呈螺旋线张开的锥状芯片的高效冷却器,其间按其工艺流程通过管道和水泵进行连接,构成本实用新型。冷凝器5的上端与发生器2的出口3连通,其下端与蒸发器7下端连通构成集液箱20,蒸发器泵6将集液箱20内的溴化锂吸起,从伸入蒸发器7上端的管子喷出。吸收器9的上端与蒸发器7下端气室出口17相通,其下端的溴化锂由吸收器泵10吸起,从伸入上端的管子喷出。发生器2内设有溢流口4,使连通冷凝器5上端的出口3形成蒸气腔,发生器2的上端接通锅炉1内的液体,其下端的液体由水循环泵22吸起送入锅炉1循环使用,溢流口4连通热交换器14热交换器14下部连通发生器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发生器泵12将集液槽11的溴化锂稀溶液送经热交换器14,由从溢流口4流出的热溴化锂进行预热后,通过出口15送入发生器2内,被来自锅炉1的高温液体加热,溶液中的水份被气化为冷剂水蒸汽后,通过出口3进入冷凝器5,被来自冷却塔18的冷却水冷凝为冷剂水后流入集液箱20内,发生器2内水份蒸发后的溴化锂浓溶液则从溢流口4进入热交换器14从加热管外通过与溴化锂稀溶液热交换后,从出口13流回集液槽11内。蒸发器泵6将冷剂水送入蒸发器7上端的喷淋制冷,管壁外的载冷剂被冷却到所需的温度后被载冷剂泵8送往用冷设备23。冷剂水由于吸收管外载冷剂热被气化为水蒸汽后,通过出口17进入吸收器9内与吸收器泵10送入的溴化锂中间溶液喷淋吸收混合为稀溶液后,落入集液槽11内,组成了一个连续的制冷循环。其吸收过程中放出的热则被来自冷却塔18的冷却水带走。整个制冷循环都处于密封容器内在真空状态下运行,其真空条件由真空泵16保证。
上述描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实际使用中,对溴化锂稀溶液直接加热的热源,可由上述的直燃式锅炉供给,也可由其它外接工作蒸气或高温液流供给,还可由其它加热器供给。上述的发生器2、热交换器14也可采用分体卧式,其间按其工艺流程通过管道和水泵进行连接。
上述的发生器2、冷凝器5、蒸发器7、吸收器9、热交换器14除采用本发明人已获中国专利的内螺旋高效冷却器外,还可采用其它形式的高效冷却器制成分体直立封闭容器。
本实施例中,冷凝器5、蒸发器7和吸收器9是采用各自容器独立安装的结构,也可以采用一个容器的底部固定在另一个容器顶部的叠加安装结构,例如:蒸发器7的底部可用法兰等连接形式固定在冷凝器5的顶部,或者冷凝器5的顶部固定吸收器9,或者几个容器叠加在一起的结构。采用直立式的发生器2、热交换器14可采用独立安装结构,也可以采用一个容器固定在另一容器顶部的叠加结构。
以上所述的技术方案,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附图中,19是冷却泵,21是冷却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朝强,未经陆朝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99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