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钉装订机无效
申请号: | 96210526.0 | 申请日: | 199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255337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04 |
发明(设计)人: | 远藤五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原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C1/04 | 分类号: | B25C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钉装订机。
在机械行业,打钉装订机可供联结金属片之用,故对其实用性有较高的要求。
在传统方式中,对两片金属片如铁片进行不可拆卸联结的方法不外乎两种,第一种是采用焊接,但是焊接后必需对金属片再行表面处理,且焊接后金属片的表面极易生锈,另外,使用焊接方式加工速度较慢。
另外一种传统的方法是,在这两片金属片上先行穿孔,然后再用铆钉以铆接的方式将两者铆合,但是铆合方式亦有如下缺点:
极易因两片金属片上的铆钉因使用一段时日后发生松动现象而使两金属片之间产生松弛的问题,且亦具有易使金属片生锈的缺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钉装订机,具有打钉时速度较快、且具有可将两相对金属片稳固夹固的效果,又具有不需于金属片的表面上再作表面处理的优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钉装订机,它有一组相对平行的定位片,介于两相互平行的定位片间的两侧分别沿纵向设有一中空筒体,介于两相对的中空筒体间设有一本体,于本体近下方两侧处分别具有一开口;其特点在于:
其中一定位片下方衔接点有一C形座,介于各中空筒体内部与开口间设有相互连接的排钉,于排钉中央间隔地设有可供结合金属片的钉子,
于本体内部上方设有一油压缸,于油压缸内部分别设有一活塞杆,位于活塞杆下方设有一活塞,于活塞的上段处设有突缘,位于突缘的下方设有一的可为活塞提供回复弹力的圈状弹簧,于活塞的下方锁固一冲头。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的优点:
(一).打钉装定时具有速度较快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于两金属片60、70之中打入钉子51时,可藉活塞杆32将活塞34及冲头37作间歇连续性的下压,使冲头37将钉子51冲压进入相对叠合的金属片60、70之间,故具有打钉装定时速度较快的优点。
(二).可使两金属片之间稳固地相互夹持:当于两相对金属片60、70之中打入钉子51后,可使钉子51于进入两相对的金属片60、70之间呈“π”形,并可藉钉子51与两属片60、70之间的回复应力,使两相对金属片60、70之间相互稳固夹持为一体。
(三).不需于对金属片再进行表面处理:本实用新型藉活塞杆32将活塞34及冲头37下压,即可使钉子51在打钉装订机中下压并使上、下叠合的金属片60、70之间相对结合为一体,故以本实用新型的钉子51结合两金属片60、70时,并不会使金属片60、70的表面受到损害,亦即不需要再在金属片60、70的表面施以表面处理。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打钉装订机的实施例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打钉装订机的后视纵向结合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打钉装订机的后视纵向结合剖视动作图。
图4是经由本实用新型的打钉装订机于相对金属片之中打钉后而使金属片相对结合的剖视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打钉装订机(如图1、2所示),主要包括一组相对平行的定位片10、20,介于这两片相互平行的定位片10、20之间的两侧分别沿纵向设有一直立式中空筒体11、12,介于两相对的中空筒体11、12之间亦以直立式设有一本体30,该本体30近下方的两侧处分别具有一开口31,另于其中一定位片10的下方衔接设有一C形座40,于C形座40的下方正对于本体30的正下方开口处形成有一上凸圆座41,介于各个中空筒体11、12的内部与开口31之间设有一相互连接的排钉50,于排钉50中央以间隔距离相距设有可供结合金属片的钉子51;
再如图2、3中所示,其中于本体30的内部上方设有一油压缸31,于油压缸31的内部分别设有一活塞杆32与定位柱33,位于活塞杆32的下方设有一活塞34,于活塞34的上段处设有突缘35,位于突缘35的下方设有一圈状弹簧36,该圈状弹簧36可提供活塞34以回复弹力,于活塞34的内部形成一可供定位柱33于其内部伸缩的空间,于活塞34的下方以螺丝38锁固一冲头37,使得当冲头37朝下作动时可使钉子51亦朝下作动。
上述结构组合在使用时(如图3中所示),当活塞杆32下压至活塞34的上方时,可以活塞杆32将活塞34下压,而可藉活塞34的突缘35将圈状弹簧36压缩,并可藉活塞34将冲头37下压,而可将位于冲头37下方的钉子51朝下冲压出,当将两相对的金属片60、70置于C形座40上时,则可藉钉子51朝下冲压于两相对的金属片60、70上后,钉子51因受到冲头37朝下的冲力,可使钉子51的底部穿透金属片60,因另一金属片70靠抵于C形座40的上凸圆座41上,即会使钉子5 1的剖面呈“π”形,并可因钉子51与各金属片60、70之间的回复应力,而使两金属片60、70之间稳固地相对夹掣成为一体的结构(即如图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打钉速度快的优点,且本实用新型亦具有不需于金属片60、70的表面上作任何表面处理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原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原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05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高浓度臭氧发生装置
- 下一篇:小型密封机车信号接收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