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洗便器的虹吸水箱无效
申请号: | 96210840.5 | 申请日: | 1996-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275125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晓明 |
主分类号: | E03D1/06 | 分类号: | E03D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2007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洗 虹吸 水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器用的冲洗水箱,具体讲是水箱排水结构的改进。
现有技术中,无论是座式便器还是蹲式便器,其冲洗用的水箱进、排水结构是相似的,其缺点就是排水口处的盖复位准确差,漏水现象的发生几乎成为必然现象,有时人们不得不将手伸入水箱内使其准确置位,尽管将盖准确置位于排水口处,有时仍因盖与排水口的符贴性能较差,将会继续出现漏水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便器冲洗水箱的排水结构,在确保排水方便的基础上有效避免漏水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冲洗便器的虹吸水箱,它包括水箱,水箱内有进水管,其上口设有浮标开关装置,其特别之处在于:倒U字形的弯管较长一端与水箱底部的排水口相连,弯管的弯曲部位可处于上移高出水面及下移浸入水面两种位置,当弯管的弯曲部位下移而使弯管内充满水时,出现虹吸现象,实现排水冲洗过程。
本实用新型采用流体力学中虹吸原理,由所设的倒U字弯管完成排水过程,完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排水口依赖封盖堵死的方案所存在的漏水现象,不仅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同时使用也十分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图4是过程状态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在图1中,水箱(10)内设有进水管(20),其上口设有开关装置,它由浮标(21),盖(22)及杆件(23)构成,杆件(23)将浮标(21)与盖(22)连为一体且铰支在水箱内,杆件(23)绕其支点转动时带动盖(22)移动,因而将进水管(20)的上端管口打开或关闭。
倒U字形的弯管(30)为软管,其较短的一端与操纵件(31)相连,图1、2、3、4中,操纵件(31)为杆状,它外伸至水箱(10)上部,制控操纵件(31)上、下移动时,弯管(30)的弯曲部位上、下移动,在图1中,水箱(10)内的水处于静止待用状态,弯管(30)的弯曲部位高于浮标(21)所控制的最高水位,按下操纵件(31)时,如图2所示,弯管(30)的弯曲部位浸入水中,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由弯管(30)经排水口(11)处排出,弹簧(32)作用于操纵件(31)使其带动弯管(30)上移复位,如图3所示,虹吸过程仍然进行,当水面与弯管(30)较短一端的管口平齐时,虹吸过程结束,排水冲洗过程也宣告完成。在上述过程中,浮标(21)所受浮力逐渐减少至零,进水管(20)上端的盖(22)开启,水注入水箱(10),应当说明的是进水管(20)的管径明显小于弯管(30)的管径,通常为其1/3的比例,这样即可保证冲洗干净,同时又可确保用水适量不至浪费。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弯管(30)为刚性管,采用套接结构,弯管(30)的弯曲部位与套管(301)活动套接,套接处设有密封件,操纵件(31)连于弯管的弯曲部位,这样可方便控制其上、下移动完成虹吸过程。虹吸排水原理及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操纵件(31)的设置方案有多种,以上实施例主要是针对座式便器来说明的,如操纵件(31)的操纵部位设置在水箱侧壁上,对于蹲式便器应考虑其安装的冲洗水箱高度因素,相应增加拉线结构,且实现过程中并无特别困难,此处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晓明,未经杨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08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