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锁骨外固定器无效
申请号: | 96210929.0 | 申请日: | 1996-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281766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20 |
发明(设计)人: | 剡海宇;王小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剡海宇 |
主分类号: | A61B17/60 | 分类号: | A61B17/60;A61F5/05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吕晓蕾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锁骨 固定器 | ||
一种微型锁骨外固定器,它属于一种医用骨胳固定器,特别是一种锁骨外固定器。目前,医院里在治疗锁骨骨折病人时,常规采用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治疗方法。当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时,固定锁骨多采用后“8”字石膏绷带或双圈固定或后“8”字锁骨固定带等。这些方法均为固定双肩法,但不能直接固定骨折局部,因此固定效果不佳,易发生错位,还会造成局部损伤或压疮。由于双肩的固定,使上肢运动受限制,患者生活也带来不便。中国专利第CN2032456U号中公开了一种锁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它是由锁骨固定夹,加压调节螺杆、固定夹螺母、复位调节螺杆、加压板、加压调节螺母等组成。这种设计虽然实现了锁骨固定的局部性,使得患者行动自由,但是它采用了加压板来实现骨折的复位,使得其复位方式复杂化,且创伤面大,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即可复位又能固定,且可减少患者痛苦的微型锁骨外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微型锁骨外固定器,它包括固定杆1和调节螺杆3,其特征在于固定杆1的一端固定有一对固定钳架5,在固定杆1的另一端套有一套筒2,在套筒2上也固定有一对固定钳架,每个固定钳架5上固定一个固定钳7;调节螺杆3置于固定杆1和套筒2之中。固定钳的一对钳柄4之间设有齿状咬合面8,固定钳尖9为针状。固定钳架5上用于固定固定钳7的孔为可调式槽孔10。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助件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以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长度为65mm,通过调节螺杆3的调节,其最大长度为85mm。利用套筒2和调节螺杆3可以使两对固定钳之间的距离靠近或拉开,又可以保证其整体的稳定性,随意性和灵活性。在病人发生骨折端重叠时,可首先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骨折部位的锁骨上,并使得两对固定钳7置于骨折缝的两边,使用附助件6将附助件6的开孔11套在固定钳柄4上,卡紧齿状咬合面8,使得固定器牢固地固定在锁骨的骨折部位。调节调节螺杆3,使得套筒2靠近固定杆1,然后再调节调节螺杆3,使得套筒2远离固定杆1,这样依靠两对固定钳7的分离的力量,将骨折端重叠部分牵开复位。以达到完全纠正骨折端重叠的目的。然后进一步调节固定钳柄4上的齿状咬合面8,取下附助件6,此时已将骨折部位牢固固定。当骨折部位有前后或侧方错位时,可利用可调式槽孔10直接调节固定钳架5上的固定钳7的高低位置,以达到使前后或侧方错位复位的目的。固定钳类9为针状,可直接嵌入锁骨骨质中,其创伤面小,且固定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小巧轻便,操作方法简单,创伤面小,即有较好的复位功能,也有较好的稳定功能,即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使得患者行动方便自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剡海宇,未经剡海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09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隐形眼镜清洗机
- 下一篇:通风机的扇叶轴套更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