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飞球无效
申请号: | 96211387.5 | 申请日: | 1996-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26676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05 |
发明(设计)人: | 柳瑞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天一玩具厂 |
主分类号: | G09B27/08 | 分类号: | G09B27/08;A63H29/2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04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飞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球仪的改进。
地球仪一般作为教具使用,当然亦有作为居室的装饰品,地球仪由上、下球体组成通过转动支轴固定在底盘上。由于地球仪上具有世界地图,一般人们都比较喜欢它,但如何在普通地球仪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它的作用,使其超越常规功能既成为教具又成为电动玩具是人们的希望。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就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而向社会提供一种集教具、电动玩具、工艺品、装饰品于一体的智能飞球。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如下方案完成的:包含底盘和由上、下球体组成的地球仪,底盘和地球仪之间设有由支架、内座盘、连接件组成的支轴,地球仪可绕支轴转动,其改进在于底盘内设有由电池盖板封盖的电池,底盘外表面设有与电池导线相连的开关;地球仪内座盘上设有导线相连的微型电机和由该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通过接头带动两端设有磁性吸盘能使飞行物绕地球运行的转杆。利用转杆上的磁性吸盘的特性带动附着在地球仪表面的飞行物作绕地球旋转动作。
本实用新型在原地球仪上通过机械传动、磁性原理、电子技术智慧巧妙的结合,使一个普通的地球仪产品跨出了教具的范围,成为集教具、电动玩具、工艺品、装饰品于一体的多功能产品,且静中有动,进一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将人们的思维能力带入了神秘的宇宙之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齿轮传动系图。
图3为使用状态参考图。
结合上述附图实施例再作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智能飞球有一底盘(12),底盘内腔设有用自攻螺钉固定的电池箱(15),电池箱内设有2节2号电池(13),并利用电池盖板(14)封盖,底盘的内肩还设有装有电子集成块的音乐盘(16),由市售购得,底盘的外表面设有开关(11),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池、音乐盘相连。
底盘上方设有支撑地球仪的支轴,由带有内通孔(10)穿越导线的支架(9)、球体内的内座盘(8)和连接件组成支轴,地球仪可绕此支轴转动,连接件包括空心的螺钉(17)和螺母(18)。空心螺钉的作用使连接电源的导线可由其空心中穿过。
地球仪由上球体(2)、下球体(6)紧配连接,采用塑料成型、塑料印刷、吸塑定型的高技术,使地球仪具有表面光亮耐磨,色彩清晰、鲜艳。上球体在支轴同轴线上表面设有装饰盖(1),以提高整体的美观程度。
内底盘上设有由微型电机(7)驱动的传动机构,它是四级齿轮减速机构,包括设在微型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Z1、双联齿轮Z2与Z3、Z4与Z5、Z6与Z7转轴齿轮Z8,各齿轮轴支承在内座盘中,转轴与接头(4)紧配连接或键连接。接头与转杆(3)方榫连接,螺钉固定,转杆的两端固定有磁性吸盘(5),离开地球仪内球壁相距约2毫米,转杆两端设置磁性吸盘的目的在于重量平衡和可以使两个飞行物同时绕地球仪旋转。
附着在地球仪表面的飞行物(19)可以是航天飞机,或是宇宙卫星,通过磁性的吸力,随着转杆转动而滑动,好似绕着地球在运行,加上音乐盘的设置,同时发出悦耳动听的音乐。
智能飞球是通过开关通断、以电池为电源、微型电机驱动的电动玩具,通过转杆上的磁性吸盘的磁性吸力转化为飞行物的运行动作,形成一逼真的动感状态,所以是一种兼备教具、电动玩具的工艺品、装饰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天一玩具厂,未经宁波天一玩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13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