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物料鳞板输送机无效
申请号: | 96211570.3 | 申请日: | 199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25407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5-14 |
发明(设计)人: | 任建国;刘海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建国 |
主分类号: | B65G49/00 | 分类号: | B65G49/00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琛 |
地址: | 05001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物料 输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物料鳞板输送机,确切地说,是对鳞板输送机冷却装置的改进。
传统输送机的冷却一般采用加带水夹套的结构形式,这种方式不能迅速降温,且热料对设置于壳体内部的传动构件影响很大,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鳞板式输送机由于各鳞板之间均有间隙,无法采用上述冷却结构形式,不易输送800度以上高温热料,国家定型产品的鳞板式输送机没有冷却装置,只能用于输送温度为450度左右的热料。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挤出物料双辊筒压片冷却输送机”(专利号92232967),它在鳞片输送带的下方设有若干台进行吹风冷却的风扇,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鳞板式输送机增设冷却装置,不仅能用于温度在850度以上热料的输送,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在鳞板式输送机的鳞板输送带的下部设有喷淋水冷装置。具体地说,是鳞板输送带的下部固定设置有喷淋管,喷淋管上开设有喷淋孔,喷淋水对鳞板输送带的背面冷却,使鳞板上面的高温热料迅速降温,而热料不被浸湿,同时,输送带下的牵引部件也得到有效的冷却。
喷淋管的数量可设计为三个,其结构位置对冷却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一种较好的设计是鳞板输送带下设有三个喷淋管1、8、9,喷淋管1、9设于牵引部件下部,中间的喷淋管8设于鳞板6纵向中心线的下部,也可以说,是喷淋管1、9分别与鳞板输送带下的牵引部件相对,中间的喷淋管8与鳞板6纵向中心线相对。当然,根据鳞板的宽度,可以设计更多数量的喷淋管。
喷淋管均固定于横支架10上,横支架10设置于机架2之间。
在使用自来水的情况下,喷淋管1、8、9与鳞板6之间的间距设计为200-300毫米,可达到更为理想的冷却效果和形成最大有效面积的喷淋面。
按常规设计,还可以设计水槽或地漏、回水总成等,形成循环的冷却水。
本实用新型满足了温度在850度以上高温热料的输送需求,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冷却效果理想,极具推广价值。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对于包括机架2、导轨3、行走轮4、12、链条5、11、鳞板6、护罩7的鳞板式输送机,鳞板输送带的下部设有固定于横支架10上的三个喷淋管1、8、9,喷淋管1、8、9上均开设有若干数量的直径为2毫米的喷淋孔,并且,喷淋管1设于鳞板输送带下的链条5的下部,喷淋管9设于另一根牵引部件链条11的下部,中间的喷淋管8设于鳞板6的纵向中心线的下部,循环水通过喷淋管上的喷淋孔对鳞板6背面、链条5、11等牵引部件及行走轮4、12连续冷却。喷淋管1、8、9与鳞板6之间的间距设计为200-30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建国,未经任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15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