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向自振射流喷嘴无效
申请号: | 96211698.X | 申请日: | 1996-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26130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9-03 |
发明(设计)人: | 袁建强;刘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石油职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B1/02 | 分类号: | B05B1/02 |
代理公司: | 石油工业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郑祖芳 |
地址: | 47313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向 射流 喷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向自振射流喷嘴,适用于探矿、采矿及石油天然气钻井勘探。
目前,油气钻井广泛采用的喷嘴类型有普通喷嘴、中长喷嘴、加长喷嘴、斜喷嘴。其喷嘴均产生连续射流,其中普通喷嘴、中长喷嘴、加长喷嘴产生的射流轴线几乎与铅垂线平行,斜喷嘴主要由入口收缩段和带一定斜角的等径段组成。现有喷嘴存在以下不足:A.经喷嘴流出的射流为连续射流,对井底的冲击作用较弱;B.漫流速度低,漫流场不强;C.射流束之间相互干扰大;D.斜喷嘴虽然产生倾斜射流,但出口等径段对牙轮冲蚀作用大,而且斜喷嘴可能因旋转而影响破岩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喷嘴,能在相同的钻井参数和地层条件下,提高钻头进尺和机械钻速,降低钻井成本。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定向自振射流喷嘴主要由大圆柱体、小圆柱体和斜圆柱体三柱一体组成,大圆柱体与小圆柱体同轴,两体交接处形成圆环台阶;大圆柱体的内腔为喷嘴入口段,呈双圆弧面状,入口段A经逐渐收缩后,弧面与小圆柱体内腔的等径段B相接,等径段B下部与斜圆柱体的内腔出口段C以收缩弧面相接;等径段B的中轴线与出口段C的中轴线相交,形成交角θBC。
入口段A上部入口端的直径DA大于等径段B的内径DB,等径段B的内径DB大于出口段C的内径DC;斜圆柱内腔的出口段C下部出口端呈喇叭状。
喷嘴入口端的大圆柱体外径与钻头水眼内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运用了机械水力联合破岩及自振射流的原理,由于喷嘴入口段采用了双圆弧流道,经逐步收缩后进入等径段,等径段下部与喷嘴出口部分的上部以收缩圆弧连接,形成谐振腔,喷嘴出口与井底处于不垂直角度,增强了自振射流清洗与联合破岩效果,有利于提高钻头进尺和机械钻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图1为定向自振射流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定向自振射流喷嘴与钻头的装配图。
定向自振射流喷嘴主要由大圆柱体1、与大圆柱体1同轴的小圆柱体3和与小圆柱体3形成一定角度相接的斜圆柱体4组成。大圆柱体1与小圆柱体3同轴交接处形成用于与钻头6装配的外台阶2;大圆柱体1内腔为喷嘴入口段A,呈双圆弧面状,其入口处为内圆弧面,经逐渐收缩后形成外圆弧面,与小圆柱体3内腔的等径段B相接;等径段B下部与斜圆柱体4的内腔出口段C以收缩弧面相接;等径段B与出口段C的中轴线相交,其交角θBC=0~18°。
入口段A上部入口端直径DA、等径段B内径DB和出口段C内径DC三者之间的比例为DA∶DB=1.2~3、DB∶DC=1.1~4;等径段B和出口段C的中轴总长LBC∶DC=6~12;斜圆柱体4内腔的出口段C下部出口端呈喇叭状;喷嘴入口端的大圆柱体1的外径与钻头水眼内径相等,小圆柱体3与斜圆柱体4的外径相等。
安装时,将定向自振射流喷嘴的大圆柱体1插入钻头6的水眼5内,调整斜圆柱体4的指向,使其指向钻头牙轮的第二排齿或外排齿,通过卡簧7使喷嘴固定在钻头水眼内即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石油职工大学,未经河南石油职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16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