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按键无效
申请号: | 96211816.8 | 申请日: | 1996-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2649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15 |
发明(设计)人: | 蔡文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 | 分类号: | G06F3/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娴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按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在电脑键盘上的电脑按键。
一般的键盘,是在每一键帽的底部中央设一个键柱按压一导电橡胶,使该导电橡胶与薄膜电路接通,以用于传递信号,但是,在快速键入时,有时由于只按到键帽的边缘或侧角,使该键柱无法往下压接通电路,造成输入的失误,而且除了这种定位的安定不足的缺点外,以往的电脑按键需藉助弹簧的设置,以使键帽回弹至原位,使键盘常因该弹簧而无法降低高度,导致键盘无法减少厚度。
以往的电脑按键,如台湾专利申请第83204123号的“架桥式电脑按键构造”,如图1所示,该电脑按键由键帽11、一架桥2、一个桥板13、一个键环板14、一个薄膜电路5及一个底板16组合而成,其中,该架桥2是由一个柱框21与一个榫框22交叉枢接,也就是柱框21的两柱杆中央则各具一个柱孔211,榫框22的榫杆中央向内侧各延伸设有一个榫芯221,且可嵌穿在柱框21的柱孔211,成为枢接状态,柱框21及榫框22的上端分别嵌置在键帽11的钩槽111及容置在键帽11的帽片112与帽肋113之间,而下端则分别容置在桥板13的板钩131及板槽132上,藉由此上下四个角落连接在键帽11及桥板13之间,使键帽11定位稳固,且在键帽11上的边缘或角落上施力也可使其连动成为相同的水平上下动作,并且能降低整个按键的高度。但是,这种按键因架桥2是由一个柱框21与一个榫框22形成交叉枢接的结构,在制造组装上比较麻烦,并且必需依赖人工完成组装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容易且便于自动化组配的电脑按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在于:该电脑按键藉一个卡榫装置使该架桥的两个回动框形成交叉榫接状,利用榫槽与榫头的凹、凸相互相应,可方便组装,利用机械便能进行组装工作,具有自动化组配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包括键帽、架桥、桥板、触动组件、薄膜电路及底板,架桥的两回动框交叉相对侧框杆上设有卡榫装置,该卡榫装置在该架桥的一端运动框两侧框杆设榫槽及榫头,且在另一端回动框两侧框杆设有相对应的榫头与榫槽,使该两回动框相嵌合且藉由该榫头对应榫槽的凹、凸原理,容易相互交叉榫接组配一起,藉由上述该架桥结构设计,可完全利用机械自动化组装,且藉由该架桥上下四个角落连接在该键帽及桥板之间,所以在该键帽上施力可使该架桥做水平上下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下:
一种电脑按键,包括键帽、架桥、桥板、触动组件、电路及底板,所述桥板、触动组件、电路组立在所述底板上,组成键盘,所述电路上对应所述键帽处设有接点,架桥位于键帽与桥板之间,键帽受压迫使架桥水平下降,并下压所述触动组件触通所述接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桥设有两个回动框,两回动框设有交叉设置的框杆,框杆相对侧上设有一个卡榫装置,卡榫装置包括设在所述架桥第一回动框两侧框杆上的榫槽及榫头,及设在第二回动框两侧框杆上与所述榫槽榫头相对应的榫头与榫槽,两回动框以所述榫头对应榫槽相互交叉嵌合榫接。
所述的电脑按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键帽底部一侧凸设有卡夹体,另一侧凸设具转折的卡勾体,所述桥板对应卡夹体及卡勾体垂直凸设有卡夹体及具转折的卡勾体,所述架桥的第一回动框的一侧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卡接所述键帽的卡夹体,所述第一回动框的另一侧设有杆轴,杆轴嵌接在桥板的卡勾体,所述第二回动框的一侧设有杆轴,杆轴卡接在桥板的卡夹体,第二回动框另一侧设有连接轴,连接轴嵌接在所述键帽的卡勾体。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脑按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台湾专利申请第83204123号架桥式电脑按键的组合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4是图3的架桥正常状态的组合示意图。
图5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架桥组合俯视图。
图6是图4的立体组合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脑按键校佳实施例的下压动作示意图。
图8是图7的架桥被往下压的动作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脑按键构造的架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如图2、3、5、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脑按键包括一键帽30、一桥板40、一架桥50、一触动组件60、电路70及一底板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18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