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错位辐条塑料车轮无效
申请号: | 96211952.0 | 申请日: | 1996-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53302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铣 |
主分类号: | B60B1/02 | 分类号: | B60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93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错位 辐条 塑料 车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塑料车轮,可适用于自行车等。
九十年代以来,塑料自行车轮以其色彩鲜艳、美观耐用、易清洗、不易变“龙”等优点,博得了自行车生产厂家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以塑料取代金属车圈、辐条等,在生产中舍弃掉了电镀、编条等传统生产工艺,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现有塑料车轮的辐条,一般都呈扁平型,上有加强筋以增加强度。辐条的一端与车圈相连接,另一端与中枢相连接,以保证车轮的刚性。但这样一来,辐条的宽面正好对着车轮前进的方向,因而大大增加了骑车中的空气阻力。由于注塑工艺和模具需开启等问题,限制了人们的思路,故使塑料车三轮辐条一直采用这种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刚性好、空气阻力小的错位辐条塑料车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错位辐条塑料车轮,包括车圈、辐条、中枢、金属轴套、充气孔等,采用高压注塑工艺将车圈、辐条、中枢、金属轴套、充气孔等一次注塑成整体结构,在注塑时将金属轴套嵌注在中枢中;辐条的下端均连接在车圈上,其上端交错地连接在中枢花筋结构外缘的左右两端,使辐条的宽面垂直或近于垂直于车轮的轴向;具体连接方法是当前一根辐条的上端连接在中枢花筋结构外缘的左端时,后一根辐条的上端连接在中枢花筋结构外缘的右端,余此类推;每个车轮上设置错位辐条12-24根。也可将每3根辐条为一组,构成错位辐条组,每组内居中的辐条较两旁的辐条宽,其上端单独连接中枢花筋结构外缘的一端,两旁的辐条其上端均连接在中枢花筋结构的另一端;每个车轮内设置辐条组4-8组,各组之间相邻的辐条其上端均交错地连接于中枢上。此外,在车圈内侧沿径向隆起一条不高于10mm的加强筋;在中枢上设置双层花筋结构;充气孔的上端采用圆柱型局部加厚结构;辐条上端与中枢花筋结构外缘连接处有一个高1-2mm的局部加厚的凸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
1、由于车轮的辐条总数为12-24根,所以车轮整体的刚性得到加强,车圈、辐条不易断裂;
2、由于辐条的上端交错地与中枢花筋结构外缘的左右两端相连接,从而使得辐条的宽面垂直或近似垂直于车轮的轴向,大大减小了辐条对车轮的空气阻力,提高了车速;
3、由于中枢采用了双层花筋结构,使得塑料车轮的中枢强度大大提高;
4、车圈内侧增加了加强筋,提高了车圈的强度,抗冲击性也大大提高;
5、充气孔的上端采用圆柱型局部加厚结构,解决了充气孔的断面有效面积减小的问题,使车圈在充气孔处不易断裂;
6、由于辐条总数较多且宽面朝外(即侧立),故可以在辐条上进行彩喷,大大丰富了塑料车轮整体色彩的多样性;
7、在辐条上端与中枢相连接部分设置凸台,可以避免应力集中产生的疲劳破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一种错位辐条塑料车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4是图1的B-B剖面图;
图5是图1的C-C剖面图;
图6是图1的D-D剖面图;
图7是图1的E局部放大图;
图8是另一种错位辐条塑料车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A′-A′剖面图;
图10是图8的B′-B′剖面图;
图11是图8的C′-C′剖面图;
图12是图8的D′-D′剖面图;
图13是图8的E′局部放大图;
图14是图8的侧视图。
其中:1是车圈,2是辐条,3是中枢,4是金属轴套,5是充气孔,6是凸台,7是加强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铣,未经王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19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流式厌氧污泥床一体化气固液分离器模块
- 下一篇:遮光窗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