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声波振打器无效
申请号: | 96212114.2 | 申请日: | 1996-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272785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1-21 |
发明(设计)人: | 钟高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6B1/02 | 分类号: | B06B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文意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波 振打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除尘技术中的一种清除电极积灰结垢的装置,特别是用于电站锅炉或工业锅炉静电除尘器极板的清灰装置。
当静电除尘器的电极板上结满灰垢时,需要清除干净以使再度吸尘,现有技术是用机械振打的方式,例如甩动铁锤敲击,电磁吸放振动等。其缺点主要是运行故障多,消除不了边缘角落,装置被敲击而减少使用寿命,能源消耗也很大等。因为静电除尘器装置和运行的特殊性,例如,第一,空间和极板尺寸特别大,声强级尚难达到所需能量,第二,为防止二次扬灰,不允许有较大气流和紊乱的空气动力场,等等,需要适用干静电除尘装置特殊性的声波清灰器。其主要的要求包括:一,要有较高的气声转换效率,二,要有适于大空间大极板等的声波波长,三,要有较低的气流起振压力和较小的气流量,四,要有适于安装的形状和尺寸等等。如果在静电除尘器中,直接采用现有的声波清灰装置和设备,也是难以奏效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主要由进气管、底座、喷咀外壳、共振腔壳、中心柱和聚能器所组成的声波振打器,它不仅工作可靠、经济耐用,而且更换容易,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主要包括进气管、底座、喷咀外壳、共振腔壳、中心柱和聚能器,其中,共振腔壳与中心杆的一端焊接固定。在中心杆的另一端以螺纹连接一个喷嘴外壳和一个底座,中心杆与喷嘴外壳之间形成一个环形喷嘴;而与底座之间形成一个进气通道。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在底座上固定有一个聚能器,聚能器有两类,一类是辐射喇叭,另一类是反射器。辐射喇叭的截面可以是矩形、圆形或其它变形形状;反射器可以是抛物面式、双曲面式或圆柱面式等。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工作可靠、经济耐用以及更换容易,因此具有实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喇叭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射器式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进气管1、底座2、通气孔3、喷咀外壳4、共振腔6、中心柱8和聚能器9所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底座2,形状像个凸面法兰,它的一端以螺纹或是焊接连接着进气管1,另一端的内侧以螺纹连接着中心柱8,外侧焊接着辐射喇叭9的小截面端。底座2以安装孔10在静电除尘器装置的适当位置上安装固定。中心柱8的一端与底座2连接并开有六至十二个周向均匀分布的通气孔3,形成了进气通道。中心柱8的这一端与喷咀外壳4以螺纹或焊接相连,形成环形喷咀5,喷咀外壳4也可与底座2焊接成一体。在中心柱8的另一端,与共振腔壳6焊接并形成了共振腔7。作为动力源的高压气体从进气管1进入,经过底座2和中心柱形成的空腔和通气孔3,在喷咀5被加速成调整气流冲向共振腔7。激发气流振荡而产生声波,声波由辐射喇叭集中定向并改善匹配,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有效功率和效率、辐射喇叭9是本实用新型的最重要的特征和主要改进之外。共振腔壳6可以引用已有的专利技术(ZL95204617.0的“声波吹灰器”)以及喷咀5可以引用已有的专利技术(专利号95227625.9的“声波清灰器”),从而可以获得累加的综合效益。从而达到实用要求。
如图2所示,图1中的辐射喇叭,也可采用反射器9′代替。反射器9′将声源的声波会聚定向甚至可以收敛聚焦,形成高声强和高效率。
图1和图2的效果是相近的,根据静电除尘器的结构和安装条件选择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工程实施中,将常有辐射喇叭或反射器的共振腔类声波发生器作为声波振打器,作为基本单元体分布安装在静电除尘器板室的适当部位,能够完成清理极板的功能。一个较好的实施例是将两种声波振打器组合安装在极板室形成陈列。在立方形极板室里在与极板垂直方向的四条墙边线上安装辐射喇叭型声波振打器,在与极板垂直的四个壁面上安装反射器型声波振打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21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