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油烟防飞溅烹调锅无效
申请号: | 96212157.6 | 申请日: | 1996-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2924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30 |
发明(设计)人: | 尹嘉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嘉珍 |
主分类号: | A47J37/10 | 分类号: | A47J3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烟 飞溅 烹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无油烟防飞溅烹调锅。用以煎炸,爆炒和煲煮食物。
目前在家庭中都沿习旧的传统,采用敞口锅来煎炸和爆炒食物。这种开式的烹调方式使得油溅四处,弄得灶台地面和墙面等到处是油垢很难清理。抽油烟机内部就更难清理了。
为了进一步减少油烟,人们采用了强力抽油烟机。事实上抽力越强,油烟蒸发越快,那么抽油烟机被污染更严重,清理就更难了。为了便于清理人们又设法将厨具表面,地面,壁面,抽油烟机表面都用极为光滑的材料来制作,这样不仅造价昂贵而且污染一点也不因此而减少。清理环境和抽油烟机仍很困难。大家知道,造成难于清理的污染来自于油垢,而油垢是由油烟,油溅液与空中污尘相混合而生成的,其粘附力很强,不易被溶解,所以油垢最难清理。
本新型实用的目的在于使烹调过程中消除油烟和油溅,因而不生成油垢。使橱房环境和抽油烟机的清理不再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卫生保健和节能省时的烹调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设计结构特征来达到的:
附图说明:附图为无油烟,防飞溅烹调锅的半剖装配图,图中1-手把,2-玻璃盖,3-小盖,4-锅圈,5-漏杯,6-锅,7-长筷,8-漏油网。
无油烟防飞溅烹调锅由复合盖,锅圈,漏杯,锅四大部分组成。采用叠装式装配一体。复合盖由手把,玻璃盖和小盖构成。操作工具是长筷,长钳,送料勺和漏油网。
复合盖的特征是盖上有盖(即玻璃盖上有盖)。
玻璃盖的特征是其上方为锥形,顶端有一小孔,其下方有一圆柱面与锥面相交,玻璃盖的下边缘开一缺口,小盖可卡装在此缺口上。另外玻璃盖的下边缘处有五个突角,装配后玻璃盖与锅圈之间留有缝隙。
锅圈的特征是它的外圈有一盛液糟,糟内有一小孔。锅圈的内圆制成d1和d2两个台阶的内圈,使一个锅圈能分别卡装在二种标准内径的锅上。
漏杯的特征是设有一挂勾,用来挂在锅壁外并对准锅圈的小孔。
借以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由图可见,当锅内在煎炸或爆炒食物时水蒸汽先蒸发,油蒸汽后蒸发成为油烟,烹调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汽多于油蒸汽。一部分水蒸汽与油烟相混合成为油水汽,油水汽与玻璃盖下边缘缝隙处流进来的冷空气形成对流迅速凝露在玻璃盖的内壁上变成油水混合液。另一部分水蒸汽则从玻璃盖的顶孔排出。
由图可见,油水混合液并不流入锅内而是沿壁流向锅圈的盛液槽内并经小孔注入漏杯中。使得烹调很卫生。移去复合盖上的小盖,能借助长筷,长钳,勺通过玻璃盖的缺口向锅内添加料理或来回扒炒食物。
由图可见,搁置在锅圈上的漏油网可以用来放刚刚煎完的食物以沥净余油。
由以上实施例可见,在烹调中绝大部分油烟和油溅都被限制在锅内进行了分流处理,因此达到了无油烟,防飞溅的目的。
此外,无油烟防飞溅烹调锅的采用还带来了许多其它优点:由于盖上盖后使锅内能维持较高稳定的烹调温度,因此使被煎炸的食物表面迅速脱水达到外焦里嫩保质保鲜的效果。使被爆炒的食物速熟鲜嫩保持营养。使小油锅达到了大油锅的功效。这向人们提供了卫生保健的烹调方式,而且使得加工食物更为节能省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嘉珍,未经尹嘉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21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梅花形防松片的螺帽
- 下一篇:新式多节千斤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