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握把式自行车刹车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96212367.6 | 申请日: | 1996-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260762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27 |
发明(设计)人: | 庄龙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龙堂 |
主分类号: | B62L3/00 | 分类号: | B62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颖虹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五***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把式 自行车 刹车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握把式自行车刹车控制器。
目前,公用的自行车刹车器呈把手型,把手上设有刹车线头,刹车线带动刹车块夹住车轮,而形成刹车制动的功能。这种刹车器因把手凸出在自行车把外,容易造成危险;且刹车把手也易因碰撞而折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握把式自行车刹车控制器,由握把的转动来控制刹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握把式自行车刹车控制器,是由刹车基座、驱动部、盖板和迫紧束环所构成;
刹车基座凸伸有一套筒,套筒一侧扣设有弹簧,套筒下方有三个等距设置的定位座,各定位座的中央有枢槽,而两定位座间可置设一滑轮,并在刹车基座最底部设另一滑轮;刹车基座在套筒的另一侧面凹设一嵌槽,嵌槽两侧分别设有一沈头孔,在嵌槽内嵌有一迫紧束环,迫紧束中央有套孔,在迫紧束环底部有与套孔相通的剖槽,而迫紧束环位于剖槽的两侧,分别形成一螺孔和通孔;
驱动部件的一端形成一握把,而驱动部件的另端为一盖合端,盖合端周缘有一固定弧长的沟槽,而盖合端的端面凸设一驱动弧板,驱动弧板与刹车基座弹簧另端扣接,并在驱动弧板设一嵌孔,而驱动部件的中央有一可套设刹车基座套筒的套合孔,并在套合孔与驱动弧板间形成一略凸出的定位弧块;盖板的两顶端分别有两挡片。
刹车基座的边缘与套筒间凹设一基座内槽,基座内槽在套筒一侧有定位片,定位片设一定位槽,定位槽与定位片自由端间有一可连通定位槽的开口;刹车基座另侧凸伸有内孔的延伸端,在延伸端的自由端顶开有一弧型沟槽,沟槽内卡设一螺帽,而延伸端的自由端外侧设一有螺孔的定位环,定位环螺设在一螺杆上,螺杆连同定位环螺入延伸端的螺帽中,并在螺杆末端接一包覆线;刹车基座迫紧束环顶部设有定位肋;刹车基座的迫紧束环的螺孔、通孔与沈头孔同心;驱动部件的握把表面凸设有防滑块;驱动部件的驱动弧板上有定位槽;刹车基座呈倒水滴形;刹车基座的定位座各有一滑槽;刹车基座的滑轮与定位座间设有螺合座,螺合座中央有螺孔,而盖板相对于螺合座的螺孔处有一沈头孔;盖板顶部设有弧形槽。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使自行车的外凸部分减少,降低隐患,行车安全;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且成本低。
下面通过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组装状态示意图;
图4是刹车状态示意图;
图5是静止状态示意图;
图6是迫紧束环与刹车基座分解图;
图7是迫紧束环实施在右手握把时示意图;
图8是迫紧束环实施在左手握把时示意图;
图中:10刹车基座,11套筒,12定位片,13延伸端,14定位环,15螺杆,16包覆线,17螺合座,18定位座,20驱动部件,21握把,22盖合端,23驱动弧板,24套合孔,25定位弧块,26弹簧,30盖板,31弧形槽,32、33挡片,34、101、102沈头孔,40迫紧束环,41套孔,42定位肋,43螺合部,44定位部,45螺栓,46剖槽,50手把架,100基座内槽,103嵌槽,120定位槽,121开口,130、200沟槽,131螺帽,132枢孔,133内孔,140、170、430螺孔,160刹车线,161刹车线头,180枢槽,181、182滑轮,210防滑块,230定位槽,231嵌孔,260、261扣合端,340螺栓,440通孔。
参见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由刹车基座10、驱动部件20、盖板30和迫紧束环40所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龙堂,未经庄龙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23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