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容量弹出式熔断器无效
申请号: | 96212634.9 | 申请日: | 1996-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264974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15 |
发明(设计)人: | 姜德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德轩 |
主分类号: | H01H85/30 | 分类号: | H01H8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弹出式 熔断器 | ||
一种小容量弹出式熔断器,属于铁路贯通线及自动闭塞供电线路及10KV电力线路上1.0~200KVA变压器高压侧过载及短路保护设备。
目前铁路10KV自动闭塞电力线路和贯通线是保证铁路运输生产供电的电力线路,自动闭塞信号用电属于铁路一级负荷,但长期以来自动闭塞信号变压器高压侧保护一直没有专用设备,而是用跌落式保险作为代用品,由于跌落保险熔丝的额定电流最小是3A,此值是信号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电流0.1A的30倍,即使信号变压器烧毁,其高压侧的跌落保险也不熔断,同时,由于跌落保险在结构上是熔丝拉着卡环,稍有震动即脱扣落下,为了防止被火车震落,往往用绳将其绑住,又常常烧毁熔管,极大地危及行车安全。中国专利专利号为ZL94 202573.3提供了一种小容量弹出式熔断器,该专利存在下列问题:1、高压熔丝虽加装了弹簧,但由于结构不合理,熔丝熔断后仍不能自行全部拉出,仅能拉出20毫米左右,与规程要求断开100毫米以上相差甚远,且工艺复杂,维修不便。2、高压熔丝尾端固定方向反向,在熔丝熔断时,拉出杠杆与熔丝成滑动拉伸,又因行程较短,高压熔丝在熔断时,断口距离达不到规程上的要求,常发生熔管烧毁,造成停电事故。3、安装的各拉紧及压缩弹簧均未作防锈处理,在实践中,常发生锈蚀断裂而造成事故。4、熔断器顶端高压线接入处未作防水处理,雨水沿着螺杆螺纹浸入熔体腔内,造成短路事故,烧毁熔管造成停电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用互换性好,防雨,防锈,防震,安全可靠的熔断器。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绝缘体及其内设置的静触头及和动触头相连接的接线端子,绝缘体上下均设置有封盖,下封盖内设有与卡棍相配合的卡糟,绝缘体内插入与静触头相接触的安装有遮板和指示牌的熔体管,熔体管内设置有熔丝,熔丝下尾线拉出熔体管后固定,所述的指示牌下端活动安装第二级拉杆,在指示牌的转轴处和指示牌的顶端安装构成折叠式结构的拉出弹簧,熔丝的下尾线拉出熔体管后在固定之前,先将第二级拉杆顺时针压转180度旋入指示牌,再将指示牌连同第二级拉杆压转90度后,用熔丝的下尾线压住指示牌上的拉杆固定在固定螺丝上。绝缘体上封盖在固定静触头的同时,在其固定用螺帽和螺杆间设置有密封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1、结构设计合理,绝缘体上封端在固定静触头的同时作了防水处理,可防止雨水沿螺杆螺纹浸入熔管腔内,防止了雨水浸入而造成的短路事故,烧毁熔管造成停电事故,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2、由于在指示牌上设置了折叠式弹簧机构,在指示牌下端设置有第二级拉杆,而熔丝在拉出熔管后绕经顺时针折叠180度后压入指示牌内的第二级拉杆和顺时针压转90度的指示牌拉杆后固定在固定螺丝上,此时,由于熔丝的拉紧作用将指示牌和第二级拉杆定位在遮板内,由于通常将遮板涂成白颜色,而指示牌涂成红颜色,正常时,外面看不到红颜色的指示牌,当被保护的变压器过负荷或短路时,高压熔丝被熔断,其尾线被红颜色的指示牌上的拉杆拉出,接着被第二级拉杆顺势将其余的尾线全部拉出,红颜色的指示牌弹出后,指示熔断丝熔断,指示醒目,正常运行时,由白颜色的遮板挡住红色指示牌,红颜色不外露,保证行车安全。该熔断器的熔丝固定方向和固定方式合理,使断口距离远大于规程上要求要断开100毫米以上的距离,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满足高压带电的距离要求,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为铁路贯通线及自动闭塞线路上变压器,特别是1.0-200KVA小容量变压器高压侧提供了可靠的保护设备。3、熔管互换性好,更换简单,方便,大大缩短停电时间。4、触头压力恒定,不受外力影响,不受周围环境温度影响,熔丝额定电流可作的很小,能可靠地保护变压器。绝缘体按15KV额定电压烧制,在10KV额定电压中运行,提高了绝缘水平。5、取消熔丝上挂的弹簧,减少一个故障点。6、本实用新型所有的金属件均采用防锈材料制造防止因锈蚀而造成事故。
图1为小容量弹出式熔断器总体结构图;
图2为正常运行时熔体管红色指示牌在白色遮板内位置示意图;
图3为熔丝熔断时红色指示牌弹出位置图;
图4为熔体管内熔丝安装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德轩,未经姜德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26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