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触器电源通断器无效
申请号: | 96212901.1 | 申请日: | 199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264968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15 |
发明(设计)人: | 邵国哲;柯方元;陈志贵;邵永顺;邵永兴;邵永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国哲 |
主分类号: | H01H47/02 | 分类号: | H01H4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73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器 电源 通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通断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交直流接触器线包电源通断的电源通断器。
现交直流接触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器件,几乎每一种仪器都需要它,尤其是自动化控制设备,每一台都需要较多的接触器(有时也称为中间继电器)。现交直流接触器在工作期间线包中一直存在着电流,为此它们耗散着大量的电能。本发明人为节省电能,特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接触器,即专利号ZL94224082.0,这种新设计很实用,而且节省大量的电能(因为它启动时需电,正常工作时线包中没有电流存在),但也带来一个问题,由于工作期间线包用无电流,故突然断电接触器无法复位,而要想复位,需要通电(即给线包再通一次电)启动才能复位。
本实用新型就是基于上述不足而设计的,它是作为专利ZL94224082.0的附加而设计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可控硅D4控制极接晶体T发射极,可控硅D4阳极与晶体管T集电极、电容C1正端、二极管D5负端及电阻R1一端相连接,可控硅D4阴极与继电器CJ线包一端、开关K的一端相连结,继电器CJ线包另一端与电容C1的负端、二极管D2正端、稳压二极管D3正端相连接,晶体管T的基极与稳压管D3负端、电阻R1的另一端、二极管D1正端相连接,二极管D5正端与开关K的另一端相连结后与外界网一端N相连接,二极管D1、D2的两负端相连接后与外界电网A相连接。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也可以作为摘要附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原理图。
在图中,可控硅D4阳极与晶体管T集电极、电容C1正端、二极管D5负端及电阻R1的一端相连结,可控硅D4阴极与继电器CJ线包一端、开关K的一端相连结,继电器CJ线包另一端与电容C1的负端、二极管D2正端,稳压二极管D3正端相连结,晶体管T的基极与稳压管D3负端、电阻R1的另一端、二极管D1正端相连结,二极管D5正端与开关K的另一端相连接后与外界电网一端N相连接,二极管D1、D2的两负极相连结后与外界电网A相连结。为保护晶体管T,其基极可串有电阻R2,其集电极可串有电阻R3和温控电阻R4,为保护可控硅D4,其阴阳两极并有串联的C2和R5,有时为防止干扰脉冲,可在电路中串接电容C3(如图2所示)。
其工作原理是,当电源N、A有电时(例如220V),按下开关K,CJ(线包)有电,继电器工作,松开开关K,虽线包中无电,但由于继电器中有专利装置,继电器仍处工作状态。此时电容C1通过D5、D2充电,同时由于D5、R1、D1的作用,晶体管T的基极加负压而截止,可控硅D4控制极无触发电压也截止。如N、A无电(即电网停电,也即是专利ZL94224082.0正常工作时停电了),电容C1通过稳压二极管D3和电阻R1给晶体管加一正电压,使晶体管T导通,可控硅D4控制极得电而导通,使继电器线包CJ通电(C1放电)。我们可以把CJ看成是专利ZL94224082.0的线包,这样就可以使专利ZL94224082.0停电复位,再来电重新控制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做单板式,以便放入到专利ZL94224082.0之中,也可单独做成盒式,以单独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实用。
本实用新型对其电子元件无特殊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国哲,未经邵国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29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