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发动机水垢清除器无效
申请号: | 96213107.5 | 申请日: | 1996-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29505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明 |
主分类号: | F01P11/06 | 分类号: | F01P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 发动机 水垢 清除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除内燃机冷却系统水垢的装置。
利用水冷却散热的内燃发动机,冷却水因内燃机工作时产生的温度而折出的钙、镁、盐类杂质会附在冷却系统内壁上形成水垢。水垢的导热系数极差,比金属小数百倍,因此水垢会阻止冷却水热量散发,导致发动机工作温度过高使润滑油粘性降低,造成发动机运动件加速磨损。目前处理水垢的方法,主要采用碱性处理或酸性处理。该方法处理水垢,既不方便、又不经济,对金属还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清洗水垢排放出的废水对环境也会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防止冷却水中含的钙、镁盐杂质附在冷却系统内形成不垢和清除已形成水垢的内燃发动机水垢清除器,以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个装于发动机冷却系统内的内燃发动机水垢清除器,由一个带有弧形臂的本体中设有的永磁体块构成。本体中均等平行相隔的盒中设置的永磁体块,平行在同一方的平面磁极为导名极,S极面与N极面相吸引形成磁场区。在磁场的作用下,结垢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结垢固体分子的正负离子各行其道相互排斥而失去聚集结垢的粘性能力,从而被免了发动机冷却内结水垢。
采用上述方案,结构简单易制造,由于该除垢器所设孤形臂的弹性作用,一种型号的内燃发动机水垢清除器可安装于多种车型发动机散热器的不同管径的进水管中,这有利于安装推广使用;发动机安装上该除垢器,冷却系内就不会产生水垢;冷却系内已结有水垢的发动机装上它,发动机工作一段时间后,水垢会自动清除,由此减少人工清洗费和除垢所用的原料费;利用该除垢器除垢防垢,对金属无腐蚀性,不污染环境;发动机冷却系内无水垢,可保证发动机工作温度正常,从而保持发动机良好的机械润滑。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反应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端面,可以从该端面看出永磁体块的极性排列组合结构和磁力线的分布,以及垂直设置于两个孤形臂中间的本体相互连接组成一个S形的结构形式。
附图2主要反应垂直设置于两个孤形臂中间的本体相互连接组成一个E形的结构形式。
附图3主要反应垂直设置于两个孤形臂中间的本体相互连接组成一个园柱形的结构形式。
在附图中,本体1呈扁形,体中设有两个平行相隔均等的长方盒4、5,永磁体块6、7就分别设置于长方盒4、5中;两个长方盒4、5平行排列相隔连成一体,可将永磁体块6、7的排列距离设计到最佳位置,以保证永磁体块6、7组合产生强磁场。永磁体块6、7平行排列在同一方向的平面极性是按异名彬排列,使S极面与N极面相吸引产生磁场区。垂直于孤形臂2、3中间的本体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与其中的一个孤形臂相连组成一个S形8(将示图向下旋转90度看);如果改变一下本体1与孤形臂2、3的连接方式(见图二),只让本体1其中的一个侧面与孤形臂2、3相连在一起,就组成一个E形9。不管是S形8或E形9,只要是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在极限范围内,孤形臂半径尺寸都能随发动机散热器进水管内径尺寸变化。垂直于两个孤形臂中间的本体1相对的两个侧面都与两个孤形臂2、3相连组成一个圆柱形10(见图三),圆柱形10同样能安装于发动机散热器进水软管中,缺点是它的直径尺寸不能变化,要受进水软管内径尺寸的限制。但是这种形体也有其优势,只要把圆柱形10两端设制成管螺纹接头,就可安装于其它设备上用于除水垢。现在把S形8、E形9、圆柱形10任何一种除垢器装于发动机散热器进水软管中,发动机工作时,冷却水必须循环流经磁场区而被处理成为磁化水,以此实现清除发动机冷却系的水垢和防止发动机冷却系结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明,未经李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31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弯折及调整长度的拐杖
- 下一篇:一种电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