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气鞋无效
申请号: | 96213160.1 | 申请日: | 1996-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2571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7-02 |
发明(设计)人: | 熊钦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钦远 |
主分类号: | A43B7/08 | 分类号: | A43B7/08 |
代理公司: | 肇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龙健全 |
地址: | 5272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气 | ||
一种换气鞋,属于鞋的改良。
现有鞋类缺乏良好的鞋内空气循环,穿着时容易发出汗臭味,脚部欠缺凉爽感觉。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改进鞋底结构,使鞋内空气和鞋外空气有效循环,行走时脚感凉爽,消除汗臭。
本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鞋底设置有气囊、气囊池、气管沟、导气管。气囊内装置有金属弹簧,气囊前侧壁及底面呈平直形,而其它侧壁呈折叠状,气囊上部有一进气孔,与一只单向阀门的进气端相连,而该阀门的排气端与气囊相通;气囊前壁上部有一排气孔,另一单向阀门的进气端与气囊相通,而排气端与导气管连接,该导气管经排气孔伸展出气囊体外,并置于气管沟内。上述两只单向阀门分别固定在气囊体内。当气囊受人体重压时,气囊内的空气呈正压,此时进气孔一端的阀门关闭,而排气孔一端的阀门开启,于是气囊内的空气被压向导气管,然后经鞋尖、脚与鞋之间隙排出体外;当人体对气囊的重压消失后,气囊受弹簧作用而扩张,气囊内空气呈负压,进气孔端之阀门开放,排气孔端之阀门关闭,空气由体外经进气孔及其相接的阀门进入气囊内,气囊呈充气状。通过人体的移动,使得位于鞋底的气囊充气和排气交替进行,实现鞋内外气体循环排放,消除鞋臭。
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好的透气效果,使行走时,脚部倍感舒适,且鞋内脚和袜不易潮湿发臭。
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囊示意图
图3为气囊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气囊池及导气管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加以详述。
如图所示,在鞋底后跟对称地设置两气囊1、气囊池2、通向鞋尖的导气管3和气管沟4。在气囊1内后部装置金属弹簧5。气囊前侧壁及其底面呈平直形,而其它侧壁呈折叠状。气囊上部有一进气孔6,与单向阀门7的进气端相连,而单向阀门7的排气端与气囊内部相通;气囊前壁上部有一排气孔8,单向阀门9的进气端与气囊相通,而其排气端与导气管3连接,该导气管经排气孔8伸出气囊体外,并置于气管沟4内。为了更有效地压缩气囊,以及使后脚跟行走更舒适,在气囊1上覆盖有一块硬质簿片10,所述的硬质簿片10上开有多个透气孔11。人体行走时,当重心移至脚跟时,脚部将簿片10上的小孔12以及进气孔6堵住,同时压缩气囊1,此时单向阀门7关闭.而单向阀门8开启,气囊1内的气体便通过导气管3及鞋内空隙排出体外;当人体重心移至脚尖时,脚后跟微离开硬质薄片10,金属弹簧5的反作用力使到气囊1扩张,空气便通过小孔12及进气孔6进入气囊1内。气囊1的不断被压缩和扩张,使得鞋内气体不断循环排放,因而有效地避免了鞋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是鞋底只采用一个气囊、气囊池和导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钦远,未经熊钦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31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卡连接器
- 下一篇:多级导热多功能采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