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盗防撞撬锁无效
申请号: | 96213333.7 | 申请日: | 199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32875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树均 |
主分类号: | E05B45/08 | 分类号: | E05B4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313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防撞撬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输入电源和外电源相配合的机电防盗防撞撬装置。
目前市面上及最近新设计的门锁形式不一,难以尽述,不外是全机械的和数机双控的,或是电子程序全控的,它们都是由锁匙或是按健,或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来控制锁的开与关,前者的锁匙很容易被人仿制、或是破密舌者由于其制造复杂而增加其造价、难以普及,综合分析它们都是有着一个共同的缺点。不管面对好人或坏人,都是默默无声任其作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现代居家使用的音响设备相配合,能发出警报信号的防盗、防撞撬门锁,它不管你是主人或是坏人,只要一用错锁匙或是撞门撬门,它都能自动接通报警设备发出警报信号,其报警设备可用特设的高音报警器、或是现有的设备,如电视机、收音机、收录机、录像录相机、静息摄影机;或者各种各样的音响设备及灯具,无论是交直流电源均可使用,特别是车门,因车上已设有高音喇叭,只要将控制线直接接入即行。
本实用新型的是这样实现的:在锁体(17)上,锁匙(18)弹子组座(22)锁芯(27)齿轮组(15)锁舌连杆(12)(16)锁舌(9)(13)相连接,设置外输入电源盒(32)带自选点电路、触点的锁匙(18)、带弹簧触点,开锁导线(28)报警并连导线(29)的绝缘板片(42)、接线柱(7)微型电机(6)、齿轮(5)、卡销(10)、静触片(1)(3)及接线柱(4)、缺口(19)(20)、回路接线柱(8)、报警设备开关盒、盒内电池组(38)、微型电机(35)(44)、凸轮(34)(45)、点动开关(33、盒外报警设备12~220伏接线柱、复位按扭,接线柱(36)(37(39)(43),当开锁时,带自选点电路触点的锁匙(18)插入锁芯(27)空腔内外输入电流从锁匙上的触点输入流经绝缘板片(42)的弹簧触点相连接的导线(28)、接线柱(7)、电机(6)、从回路接线柱(18)锁体(17)齿轮组(15)、舌片(26)、锁芯(27)锁匙体(18)构成回路启动电机(6)装在电机(6)上的齿轮(5)驱动卡锁(10)离开连杆(12)上的缺口,转动锁匙(18)带动锁芯(27)舌片(26)齿轮组(15)连杆(12)(16)锁舌(9)(13)锁即能打开。当被盗时,插入自选点不对的锁匙(18)外输入电流从锁匙(18)上的触点输入,经带有弹簧触点的绝缘板片(42)的并连导线(29)接线柱(36)微型电机(35)接线柱(37)回路接线柱(8)锁体(17)齿轮组(15)舌片(26)锁芯(27)锁匙体(18)构成回路启动微型电机(35)驱动凸轮(34)点动报警设备开关(33)接通报警设备12-220伏电源,报警设备(40)(41)工作,发出警报讯号,当被撞撬时,锁舌固定框(2)或锁体(17)变型或离位和静触片(1)(3)相接触、电流从报警设备开关盒内的电池组(38)流出、从接线柱(43)、导线、接线柱(4)、相接触点、回线接线柱(8)导线、接线柱(39)微型电机(44)构成回路启动微型电机(44)驱动凸轮(45)点动报警设备开关(33)接通报警设备12-220伏电源、报警设备(40)(41)工作,发出报警讯号。由于报警设备开关是点动式的,它只须瞬间的电流来启动微型电机(35)(44),此时点动开关的弹簧铜片即起两种作用,一是作为导电体,二是作为凸轮的限位卡销来限制凸轮自行复位,保证电路的畅通。此时只有用人工去摁动复位按扭,凸轮复位后铜片弹开截断电源,报警才会停止,因此报警设备开关盒只要将它们相互用导线连通后,可以秘密地安装在任何地方,一旦报警设备工作后,与连通导线已无关联,你就是将其切断,警报也不会停止。如此即能可靠地达到防盗、防撞撬的目的。
由于采取了上述方案,这种锁的制造维修容易,其适应范围广、锁销的离位和报警设备开关所使用的微型电机所消耗的电压、电流均小,其功率作为卡销的离位,开关的闭合之所需是十足有余的。因之给输入电流带来了方便的条件,整锁的结构也就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一是本实用新型锁安装后机电结构、在锁舌固定框锁体内的布局府视剖面图。
图二是本实用新型锁的锁匙、锁芯、舌片、电路触点结合纵剖面图。
图三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输入电源电池盒的纵剖面图。
图四是本实用新型锁、防盗、防撞撬报警设备开关盒组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树均,未经陈树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33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